armok 发表于 2009-5-1 23:21:47

easetemp 发表于 2009-5-1 23:26:31

占位,顶。

ilovezeno 发表于 2009-5-1 23:28:33

5555我要排到第四批了....

t3aa 发表于 2009-5-1 23:45:27

发现一个小问题,宽度不一致,是不是工人疏忽?

http://cache.amobbs.com/bbs_upload782111/files_14/ourdev_441463.jpg
(原文件名:ourdev_441457.jpg)

armok 发表于 2009-5-1 23:53:47

lawanling 发表于 2009-5-2 00:10:04

美哉,67万的数控JJ效率高啊!

igoal 发表于 2009-5-2 00:15:16

再次六楼。

duan_yu 发表于 2009-5-2 00:17:24

赞下~~好精致耶。。。

goink 发表于 2009-5-2 00:19:41

漂亮

t3aa 发表于 2009-5-2 00:25:17

在每个工序前检查毛坯尺寸,工序后检查中间产品尺寸,尽量把废品在每个工序中即时处理掉,避免进入下一道工序浪费资源,这个对成本控制很重要

armok 发表于 2009-5-2 01:00:48

chengjia535 发表于 2009-5-2 01:07:38

佩服阿莫敬业的精神,本来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armok 发表于 2009-5-2 01:14:32

shunzi6 发表于 2009-5-2 08:40:43

预留

flash6 发表于 2009-5-2 09:00:38

好细致的三楼!版主应该给他个小奖励,以激励更多的DIY友来挑毛病(善意的前提下)

kanxiaohua 发表于 2009-5-2 09:12:57

太漂亮了 心痒痒啊

hl1200aa 发表于 2009-5-2 09:34:46

【12楼】 armok 阿莫
呵呵,大家应该越来越了解,为何我一直强调:我们的生产尽量不会依赖人工。依赖人工生产,与慢性自杀无异,我们的雕刻机不可能走得更远。

检测也不能过于相信QC人员,像这些标准零件,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做个检测夹具,把工件放上去,能够放进去的为GO(合格),放不进去的叫NOT GO(不合格),这样速度快,精度高。
以前做扫描仪的时候有一个零件,很贵,装了以后拆下来就要报废,而它的支架质量不是十分稳定,有1-2%的不能用,最后就搞了这样一个这样的GO/NOT GO夹具,拿到生产线上对支架全检,硬把整机报废率压了下来。
单是靠卡尺,千分尺,塞规这些通用的量测工件,操作起来复杂,并且受人的影响大,一旦遇到责任心不强的QC,呵呵,很难说会发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hl1200aa 发表于 2009-5-2 10:00:03

【12楼】 armok 阿莫
我相信员工,考虑到加夜班放工件比较无聊,给他们自由。但他们不懂得珍惜时,我只好使用强制性的措施了

个别员工这样的话,把个别的干掉,可以起警示的左右,也避免他把好员工带坏;
大部分员工都这样的话,要考虑制度和人力资源部的问题了。

flex 发表于 2009-5-2 10:06:22

对员工的管理不能忽视,我建议阿莫花点时间制定一份标准作业指导书,以控制产品质量,产量,及成本。另我不看好用摄像头监督员工,不要用硬办法来管理,比如可以用合格率、产量、成本控制等方面来跟员工的工资挂钩,让员工觉得对自已生产的产品是有责任的,而不是仅仅在给阿莫你生产、在给你做事

armok 发表于 2009-5-2 10:17:10

hl1200aa 发表于 2009-5-2 10:42:37

【19楼】 armok 阿莫

调试与最后验收的签收工作,由我与 kaif_w 完成。

这样就放心了。
现在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航母是由阿莫这类人来做的话会成什么样子?

t3aa 发表于 2009-5-2 11:20:00

找到原因就太好了,象这种问题,其实都是工艺流程的问题,加一个“吹”,“检查”的步骤,就把问题解决了,阿莫的做法是对的,一定要在现场处理,打个电话是不可能发现这个问题的,有时为了推卸责任,工人明知错误,都会找个借口。现场处理是丰田汽车的法宝啊,呵呵

另外,用摄像头监控是违法的,可以用固定位置的摄像头,配合固定位置的夹具,进行光学非接触检测,对于这种明显偏差,或者少了孔之类的,非常有效和迅速

mutouyu 发表于 2009-5-2 11:29:08

【19楼】 armok 阿莫

调试与最后验收的签收工作,由我与 kaif_w 完成。

这样就放心了。
现在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航母是由阿莫这类人来做的话会成什么样子?

----------------------

会很精细……

但是,估计也会让我们等不到航母出海那一天

Friendz 发表于 2009-5-2 11:30:32

像这样大批量的生产应该设计专用工装,这样XYZ都没有活动的余地。

armok 发表于 2009-5-2 13:39:00

flotox 发表于 2013-3-7 22:54:14

进来看拖链架

fujiachun 发表于 2013-3-8 08:54:17

armok 发表于 2009-5-2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2楼】 mutouyu
现在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航母是由阿莫这类人来做的话会成什么样子?会很精细…… ...

以ARMOK的实力和工作态度,使用弹性工装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以考虑使用数控弹性工装,和弹性检测装备。

fwluck 发表于 2013-3-11 17:19:48

本帖最后由 fwluck 于 2013-3-11 17:20 编辑

没看到夹具全貌。夹具本身可能有一点小问题。
在工件尖角和夹具结合的地方,应留空,这样清屑方便许多。少许存屑也不影响装夹。工件有少许毛边也不要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使用加工中心生产的首30台雕刻机的零件图(2):Y轴拖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