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4 14:55:45

NTC温度采集,什么原因导致10k的基准电阻阻值变小了.....

本帖最后由 chen849928055 于 2016-2-24 14:58 编辑

先说明下情况,在板子上焊接上STC15W404AS和R4,R5都会导致R12, NTC1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
自己仔细查了下电路图,和板子均没发现哪有问题,板子上也没量到哪有短路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
pcb板布局不合理引起的,请大家帮忙分析下,下面是原理图和pcb图,板子就是个带输入电压和温度显示
的车载充电器。

eaglelpx 发表于 2016-2-24 15:12:32

LZ你确定不是总电阻减少?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4 15:52:53

eaglelpx 发表于 2016-2-24 15:12
LZ你确定不是总电阻减少?

R12和NTC1都变小

master5888 发表于 2016-2-24 16:18:25

在线测电阻?变小很正常了

liuzq1981 发表于 2016-2-24 16:27:04

TL431的作用是什么,NTC电阻分压测量电路供电为什么不用TL431?

lgg88 发表于 2016-2-24 16:32:54

芯片内部不是有上拉吗?

tiantuhong 发表于 2016-2-24 16:37:52

在线测量的还是 焊下来测量的,在线测量的话,电阻变小很正常,不变小才不对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4 16:54:07

tiantuhong 发表于 2016-2-24 16:37
在线测量的还是 焊下来测量的,在线测量的话,电阻变小很正常,不变小才不对 ...

只焊接MCU和NTC热敏电阻,还有R12那个10的热敏电阻,我的板子又没加热,热敏电阻,和R12都变小了

pengshicao 发表于 2016-2-24 23:22:12

NTC附近有人走过都会有明显变化的.NTC附近要远离其它芯片(哪怕是功耗极低的芯片,如耗电1mA的低功耗运放都不行,除非你测量的温度误差是℃,而不是0.1℃.否则你会发现环境温度不变,NTC电阻会慢慢变小,甚至开机半小时后才稳定).要知道它还有自热效应.基准电阻要选择温度系数小的电阻.如25ppm.

ljy99731 发表于 2016-2-24 23:41:44

支持5楼的说法,用431供电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23:11

liuzq1981 发表于 2016-2-24 16:27
TL431的作用是什么,NTC电阻分压测量电路供电为什么不用TL431?

公司没431这个元件,就直接用5v给NTC供电了,关键是ntc电阻值的阻值变化太大了,而且R12那个10k的电阻阻值都减小到6k了,不知道为什么变化那么大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25:06

pengshicao 发表于 2016-2-24 23:22
NTC附近有人走过都会有明显变化的.NTC附近要远离其它芯片(哪怕是功耗极低的芯片,如耗电1mA的低功耗运放都不 ...

我只要精确到度就行了,主要是ntc那个芯片电阻值变化太大,R12都减小到6k了,还是在板子没上电的情况下

zyw19987 发表于 2016-2-25 09:26:23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23
公司没431这个元件,就直接用5v给NTC供电了,关键是ntc电阻值的阻值变化太大了,而且R12那个10k的电阻阻 ...

焊接上单片机后,测试电阻两端阻值?

你觉得拆开测试和,焊接后测试阻值应该一样?


两个电阻并联,阻值变小。这个不需要解释吧。别问我哪来的两个电阻并联。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26:33

lgg88 发表于 2016-2-24 16:32
芯片内部不是有上拉吗?

指什么,不管怎么样R12不应该有明显的变化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30:26

zyw19987 发表于 2016-2-25 09:26
焊接上单片机后,测试电阻两端阻值?

你觉得拆开测试和,焊接后测试阻值应该一样?


我直接单测R12两端的阻值,单测ntc电阻两端的阻值,发现这两个阻值都变得小很多,我的确没看出还有哪的电阻,跟着两个电阻并到一起了

JoshuaAstray 发表于 2016-2-25 09:35:02

推荐一个芯片,HY3116,2块钱的24位ADC,具体电路图,测试方法我就不说了

JoshuaAstray 发表于 2016-2-25 09:36:38

JoshuaAstray 发表于 2016-2-25 09:35
推荐一个芯片,HY3116,2块钱的24位ADC,具体电路图,测试方法我就不说了

看了一下,才注意到LZ不是体温采集,那就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度,当我没提过这个方案,哈哈

zyw19987 发表于 2016-2-25 09:42:33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30
我直接单测R12两端的阻值,单测ntc电阻两端的阻值,发现这两个阻值都变得小很多,我的确没看出还有哪的电 ...

焊接上,VCC,GND都通了,单片机IO没有输入内阻?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09:49:04

zyw19987 发表于 2016-2-25 09:42
焊接上,VCC,GND都通了,单片机IO没有输入内阻?

阻值减小的太多了,R12都减小到6k了,我的P1.3口接在R13上的,实际电路图我还在R13上接了个1k的电阻,这个1k的电阻另一端接地,是分压采集输入电压,连接方法和测NTC那个连接方法一样,我测了下阻值,R13和我另外加的那个1k的电阻阻值基本没变

whuer 发表于 2016-2-25 10:00:19

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TL431用来干啥?

我建议去掉431,然后两电阻分压后送ADC,采VCC

或者用431的输出给NTC分压

进ADC前RC低通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0:04:11

whuer 发表于 2016-2-25 10:00
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TL431用来干啥?



实际没用431,就是电阻分压采集的ADC值,ntc电阻值和R12那个10k电阻值不知道为什么减小了,还减小的很厉害,测出的adc值和实际计算出来的值差的太大了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1:05:40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0:04
实际没用431,就是电阻分压采集的ADC值,ntc电阻值和R12那个10k电阻值不知道为什么减小了,还减小的很厉 ...

你把电阻拆掉,在测测板子上的电阻2端电阻。记好了,一次只拆一个,测量。
还有你最好测量下 供电对地的电阻。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1:45:17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1:05
你把电阻拆掉,在测测板子上的电阻2端电阻。记好了,一次只拆一个,测量。
还有你最好测量下 供电对地 ...

拆掉热敏电阻测R12阻值,R12的阻值没改变,拆掉R12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了接近一倍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1:48:40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1:45
拆掉热敏电阻测R12阻值,R12的阻值没改变,拆掉R12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了接近一倍 ...

拆掉那个电阻 还测板子上那个电阻的值。你看看是多大阻值。理想条件应该是无穷大的

hailing 发表于 2016-2-25 12:24:40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1:45
拆掉热敏电阻测R12阻值,R12的阻值没改变,拆掉R12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了接近一倍 ...

之前你是在线测阻值是多个器件进行串并联后的阻值。热敏电阻焊下来的时候温度高,阻值是会变小,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理论值附近,是附近,比如10K的热敏,你实际基本上测不到10K的,根据实际的温度对变化。
另外STC的单片机内部没基准,ADC的参考是直接VCC的,所以你把热敏电阻也接到VCC上是对的,不用接到431上面,直接按照采样值计算。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3:10:38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1:48
拆掉那个电阻 还测板子上那个电阻的值。你看看是多大阻值。理想条件应该是无穷大的 ...

把ntc电阻拿掉,直接在它的两个焊盘上量,刚用万用表量是十几k,慢慢慢慢涨到24k。

只焊接这几个元器件,量ntc两个焊盘,量的的阻值为50k。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3:13:06

hailing 发表于 2016-2-25 12:24
之前你是在线测阻值是多个器件进行串并联后的阻值。热敏电阻焊下来的时候温度高,阻值是会变小,要过很长 ...

不知道什么原因,把NTC电阻拿掉,测两个焊盘还有阻值,阻值50k

hailing 发表于 2016-2-25 13:32:11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3:13
不知道什么原因,把NTC电阻拿掉,测两个焊盘还有阻值,阻值50k

画个图好理解。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3:48:38

hailing 发表于 2016-2-25 13:32
画个图好理解。

是的。我这个用哪个基准电压,不会对ntc那两个电阻的组织有影响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4:10:09

有阻值是对了 因为还牵扯到IO口和MCU的电源和地,实际你应该测量分压值看是否正常。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4:26:22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4:10
有阻值是对了 因为还牵扯到IO口和MCU的电源和地,实际你应该测量分压值看是否正常。 ...

分压值正常,由于在5v的一端有R4,R5,我的ntc这一块电路的阻值都不是原来的阻值,以前搞好的温度数据,都用不了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4:36:11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4:26
分压值正常,由于在5v的一端有R4,R5,我的ntc这一块电路的阻值都不是原来的阻值,以前搞好的温度数据, ...

做个excel表格,填上对应温度的阻值,和分压电阻,电源电压,AD分辨率,自动输出温度对应的ad值,还可以直接根据输出的值,直接在excel中生成多项式进行曲线合成。本论坛也有做好的。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4:48:07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4:36
做个excel表格,填上对应温度的阻值,和分压电阻,电源电压,AD分辨率,自动输出温度对应的ad值,还可以 ...

我的热敏电阻两端的阻值不是热敏电阻的本身的阻值了,用excel表格也不行,如果5v是独立的就好了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4:51:15

本帖最后由 kebaojun305 于 2016-2-25 14:58 编辑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4:48
我的热敏电阻两端的阻值不是热敏电阻的本身的阻值了,用excel表格也不行,如果5v是独立的就好了 ...

你的意思是供电的电压是变化的,那就只能看你的规格要求的,要求不高,可以同步测量电源电压,然后补偿下。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5 15:32:31

kebaojun305 发表于 2016-2-25 14:51
你的意思是供电的电压是变化的,那就只能看你的规格要求的,要求不高,可以同步测量电源电压,然后补偿下 ...

我现在想用输入电压(9v~30v)给TL431供电,然后用431输出的稳压2.5v作为我ntc电路的基准电压,这样应该就没有能影响我R12和ntc电阻的阻值了。就可以正常侧分压了

wumaoxu 发表于 2016-2-25 20:55:31

电阻没坏,加电测量一下分压就知道了。在线测量是不准的,只能测量通断。

chen849928055 发表于 2016-2-26 08:59:49

wumaoxu 发表于 2016-2-25 20:55
电阻没坏,加电测量一下分压就知道了。在线测量是不准的,只能测量通断。 ...

想明白电阻值为啥变小了,这些都不影响我的ad采集,我电压测量挺准确的,温度测量不准,一直以为电阻那有问题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TC温度采集,什么原因导致10k的基准电阻阻值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