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ottom↓
回复: 244

为何最后一个布局是最好的呢?(退耦电容布局-转PCBBBS)

  [复制链接]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件名:PCBBBS.jpg)

回复1:

这是一个DeCap,也就是所谓的退耦电容,并不是旁路滤波电容(bypass)。主要是用来抑制IC内部的杂讯如振荡器的多次谐波等传到电源里而干扰其它电路的。只要想象一下,杂讯是从IC内部向外走的,而不是从外部电源向IC内走的就理解了。图1到5里,噪声从的地线和电源线出来的后,在到达这个退耦电容之前已经通过过孔的支路跑到其它电路里去了,当然是不行的。

关于退耦电容和滤波电容,请参考伦德全的《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的论文。


回复2:

这种位置的电容,一般有两个作用

一是为IC电源提供瞬间工作所需的大电流(也有的叫旁路)

二是作为一种去耦的作用,即去除IC产生的高频杂信,使其不要传递到电源层或地层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一定非要经过电容后,才接到IC的电源或地引脚,但要尽量的靠近。典型的例子是BGA封的去耦合电容,一般都放在背面。尽量靠近的情况下,也要注意电容到电源和地平面的布线,越短、越粗越好;否则会引入布线电感。因瞬时电源的补给也是找最短阻抗路径的,过大的分布电感会带来不利因素。

对于第二种情况,IC的电源先经过电容后,再接到电源或地层,这是最好的,这样杂信先由电容去掉了,就不会到电源或地层上了;这种情况,尤其要注意不要在布线中引入过大的电感,因高频杂信,及其高次谐波,其频率都很高,而在高频下,小小的电感都会带来较大的阻抗,至高频杂信不能由电容低阻地耦合到地,从面降低了去耦效果。

阿莫论坛20周年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爱护!!

一只鸟敢站在脆弱的枝条上歇脚,它依仗的不是枝条不会断,而是自己有翅膀,会飞。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5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中的经典,可惜能熟知并熟练应用的人少之又少。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无绝对,有时候无法按最优走线.

出0入0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4: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都知道,但是在布线的时候总是不留意...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值得注意,这个电容是我们一般用的104的电容吗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4: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4: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6楼】 bbandpp :

应该是我们经常用的104...即退耦电容...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5: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平时我摆放连线的时候太随意了,呵呵。但不知道如果按这样摆放的话,怎么能看出效果来~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5: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mark.

出0入0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5: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 bbandpp  :

如果电路有高分辨率AD转换的话,应该可以看到效果...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6: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0入8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6: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践中,估计b和d用的多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6: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m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6: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9: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1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条主义,74系列的VCC和gnd都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那电容放哪好呢

出0入0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2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和地下有什么关系,不是可以连过去的吗,当然,在实际布线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最优的布线方法,但是你不能否认它是最优的.
怎能说是教条主义呢...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25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22: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条主义,74系列的VCC和gnd都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那电容放哪好呢 ??

ic的上方,靠近vcc的地方。 这时选用d的较多,只起到旁路作用。

按照最后一个也可以办到,只是一般情况下要小心铺铜。GND直接连接上ic上,和vcc组成一个高频衰减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2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听说过最短回路距离 就是最佳  ~~~??
mark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23: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都是用第一种方法,今天学习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23: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种情况只适合另一面全是地,或基本是地,否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5 2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以后要用到!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09: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线经过去耦电容可以滤波这大家都知道。
但是为什么GND 引脚也需要首先经过去耦电容??  GND线上的noise只有自己消化掉,还没听过能被电容去耦?去到那里?GND本身就是一切之基准...

这个图太牵强了。我觉得b c d f图都很好。能很好的消除VCC的noise。
GND引脚需要保证的是能很好的和板子上的Ground充分接触,我的建议是多几个via反而更好。
如果板子Ground本身就有很大的noise,那你再怎么去耦 旁路,都是无用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得里边的道理,酌情取舍就可以了,很难强求。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09: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26楼】 eyecan

我想的也跟26 楼一样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0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D图是我最常用的,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1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图只可参考,不可全抄.

出0入5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1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这么多回复的内容我看到了很多很多...............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1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画过PCB的路过,自己DIY都放的很近,貌似abcf都用过。
学习了..

出33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1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各个事物的内在本质都差不多,各自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如果集成芯片是一个小区的话,那么它附近的退耦电容就是小型水塔,电源是自来水公司,线路是管道。
    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管道直通小区水塔,然后从水塔再分往小区。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16 1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无绝对~~~~~~~~~
ABCDF 除了E 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出0入0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6楼】 eyecan :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一点没有注意到,虽然地是一切的基准,但是并不是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网络,电平都一样,总会有一些小的区别,因为导线是有电阻的...做过高分辨AD转换的都知道区别在哪里,在一些小地方小细节没有注意到,都会引起结果非常大的变化...
当然在一般的电路应用,随便你怎么接都影响不大...

你建议多放几个VIA也是好方法,但是不是最好的方法...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0 2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好东西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0 23: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0 23: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收下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02: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thanks~~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07: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注意一下就好了,没必要深究。

哪怕就是34楼认为最不合理的E图,实际应用中也是大量存在的,还有可能更恶劣,也同样能够达到目的。

只有在对电源噪声极度关注的场合,才需要考虑楼主提出的问题,不过对于uC应用来说,好像还到不了如此程度。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一个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1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例子有條件的,就是要有電源層和地層。如果是雙面板的話,很多線路作不到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1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觉得很好啊,虽然这个用在要求高的地方,但平时养成好的习惯,
等真正用到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我觉得布线,关键点要先布,然后再布关系不大的。这就是就优走法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有人解析过为什么去耦电容是104,现在都忘了,哪位高人再解析一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16: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1 1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104的自振频率在16m左右,只能用在低速电路中。高速一般会用更小的,并且几个不同容值并联使用,具体选择还与负载大小,去藕时间,允许的电压纹波等因素有关。如果再讲究一点的话,引脚的数量与大电容小电容的比例都应该有所考虑.。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5 15: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晚上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5 16: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5 16: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ourdev_456012.pdf(文件大小:214K) (原文件名: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pdf)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5 16: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5 17: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出0入8汤圆

发表于 2009-6-26 1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09-6-26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6-26 14: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7-25 15: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我每天都学到新东西~!!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7 16: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好贴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7 16: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8 11: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to 【2楼】 ilikemcu 我爱单片机
经典中的经典,可惜能熟知并熟练应用的人少之又少。  
##############################################################################################################
在高要求的场合下(例如高位AD),我觉得这个布线应该是最合理的。

to 【40楼】 Bigbird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注意一下就好了,没必要深究。
哪怕就是34楼认为最不合理的E图,实际应用中也是大量存在的,还有可能更恶劣,也同样能够达到目的。
只有在对电源噪声极度关注的场合,才需要考虑楼主提出的问题,不过对于uC应用来说,好像还到不了如此程度。
###############################################################################################################33
在低要求场合(纯数字处理),我觉得确实都能正常工作。

我的感言:如果你会设计军工产品,那么你设计的工业产品应该是优秀的。 如果你会设计工业产品,那么你设计民用产品(实验室产品)会是优秀的。


菜鸟乱弹-------望指正!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11 08: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11 08: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F最好。但布线很多时候出现B的情况。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11 1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jh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11 16: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布线时大都注意了电源VCC,以为GND会接入地网络,从哪里引都一样
想问一下:地上的那个干扰接到电容上怎么滤掉?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11 16: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8-12 13: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3 15: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画板也有一段时间了,说老实话以上错识的画法确实也画了不少。不过这个对我来说很有用!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3 15: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理论知识,但要变通应用。

比如,AVR芯片你用那种方式都没有问题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4 14: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一定要注意~~~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4 15: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还是要注意电流走向。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4 16: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zhe ge you yong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4 1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4 16: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4 17: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记住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5 14: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如F这样画了,铺铜的时候又把GND铺全了,怎么办呢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18 1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18 18: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看电磁兼容设计,这本书上有讲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18 2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23 2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23 22: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23 22: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24 15: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09-12-24 17: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4 1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4 13: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4 13: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7 21: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7 21: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7 23: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中见不简单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11 21: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主位】xiejun 业余程序员
-----------------------------------------------------------------------

dddddddddddd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12 07: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26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国外有个专门讲,EMC的书里面写的,最后一种 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打在焊盘上。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26 14: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焊盘上 孔要小点不然漏锡 一般不建议

出675入8汤圆

发表于 2010-3-29 1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29 17: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29 1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29 2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31 1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东西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3-31 17: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4-2 20: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0-4-2 21: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6楼】eyecan
power线经过去耦电容可以滤波这大家都知道。
但是为什么GND 引脚也需要首先经过去耦电容??  GND线上的noise只有自己消化掉,还没听过能被电容去耦?去到那里?GND本身就是一切之基准...  
这个图太牵强了。我觉得b c d f图都很好。能很好的消除VCC的noise。
GND引脚需要保证的是能很好的和板子上的Ground充分接触,我的建议是多几个via反而更好。
如果板子Ground本身就有很大的noise,那你再怎么去耦 旁路,都是无用的。
-----------------------------------------------------------------------
同意。只要保持完整的地平面,并非最后一种不可。


回复【90楼】tuzhiquan
我看到国外有个专门讲,EMC的书里面写的,最后一种 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打在焊盘上。
-----------------------------------------------------------------------
打在焊盘不可取,原因有二:一、降低PCB成品率和回流焊的成品率;二、容易产生轨道塌陷
回帖提示: 反政府言论将被立即封锁ID 在按“提交”前,请自问一下:我这样表达会给举报吗,会给自己惹麻烦吗?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Mark、顶等没有意义的回复。不得大量使用大字体和彩色字。【本论坛不允许直接上传手机拍摄图片,浪费大家下载带宽和论坛服务器空间,请压缩后(图片小于1兆)才上传。压缩方法可以在微信里面发给自己(不要勾选“原图),然后下载,就能得到压缩后的图片】。另外,手机版只能上传图片,要上传附件需要切换到电脑版(不需要使用电脑,手机上切换到电脑版就行,页面底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mobbs.com 阿莫电子技术论坛 ( 粤ICP备2022115958号, 版权所有:东莞阿莫电子贸易商行 创办于2004年 (公安交互式论坛备案:44190002001997 ) )

GMT+8, 2024-3-29 18:36

© Since 2004 www.amobbs.com, 原www.ourdev.cn, 原www.ourav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