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ottom↓
楼主: pchina

问大家一个问题:单片机电路板的负级与设备外壳接地合适吗?由此和公司老专家发生冲突,值

  [复制链接]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7 17: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好多评论,谈谈我的看法。
1、因为工作关系,每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大功率电源,160V/400A输出的是常用的,最大的有1600A。电源内部的控制板电源确实是接地了的,美国货这样,德国货也这样。
2、设备图纸也是国外来的,工控机、数控系统电源5V地,全部是接地了的
3、设备采取星形接地,控制地、电源地、外壳地、屏蔽地单独接一个接地铜条,然后接到主接地铜条,铜条直接接大地
4、设备里面有我做的几个模块,使用2405将24V转为5V,把模块的输入输出地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单片机的电源地最终是接到大地的。
5、说下我们使用的大功率电源在启动前会产生巨大的干扰(高频高压引弧)
6、设备已经卖了几百台了,国内国外都有,从来没有问题

考虑以上,还是接地要接好,对于工业设备,要求接地可靠是可以要求的,单片机电源接地也是没有问题的;要是家用,当我没说

出0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7 2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xiaolpbany 发表于 2014-6-17 17:43
看了好多评论,谈谈我的看法。
1、因为工作关系,每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大功率电源,160V/400A输出的是常用的 ...

您是做电焊机的还是锅炉等离子点火的啊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7 22: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真精彩,也学习到很多,老家伙能给你说怎么回事,已经很好了。
    话说楼主还在么,您的那个板板后续的故事如何?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06: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个人认为单片机的地不能随便跟外壳相连。

出6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10:3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下,一直有这方面的疑惑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1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19: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kickdown 发表于 2014-6-17 22:31
您是做电焊机的还是锅炉等离子点火的啊

等离子切割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楼主的描述,大家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楼主有没有完全还原老工程师的原话?
楼主在这个问题上在坚持什么?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坚持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法和科学的设计思路来完成项目?
从楼主的描述中,没发现楼主弄懂了自己做的电路板的问题所在,而是为了坚持而坚持。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里面不都是直接连上的吗?也没见经常死机?到底接不接嘛,都没个定数。

出0入26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0: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不行啊。工控的东西,要过2KV-3KV耐压,你单片机负极接外壳了,形式试验怎么过?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正遇到这个问题

出0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1: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T223封装的不知道是什么元件,上面写着SG1307。4个270k串联接PE大地的。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图有什么看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出5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xly 发表于 2014-6-18 20:32
肯定不行啊。工控的东西,要过2KV-3KV耐压,你单片机负极接外壳了,形式试验怎么过?  ...

不太明白:单片机负接外壳,跟型式试验有冲突?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外壳直接接地的话,在估EMC静电实验时,如果线路板布局不好,估计很容易出问题

出0入26汤圆

发表于 2014-6-18 23: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C菜鸟 发表于 2014-6-18 21:39
不太明白:单片机负接外壳,跟型式试验有冲突?

形势试验有一项是对外接口 对外壳(地)交流2KV或3KV无击穿无闪烁么。单片机地接外壳,外壳接交流2KV,某输入端子对外壳接2KV,内部肯定会有放电的地方,不合格。

其二,Y电容是单片机地对外壳接,用于EMC试验,地接外壳了,如何过?

其三,。。。。。。

出5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08: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xly 发表于 2014-6-18 23:30
形势试验有一项是对外接口 对外壳(地)交流2KV或3KV无击穿无闪烁么。单片机地接外壳,外壳接交流2KV,某 ...

不会吧 —— 现在很多设备的对外接口都有放电管、TVS或压敏电阻等器件接大地的,那按你这样做试验,又怎么过呢?

出0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08: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lvhaian 发表于 2014-6-17 13:03
富士 或者 GE 的高端品牌, 用在码头桥吊, 轮胎吊上的, 都是 GND 和 PE 连在一起的。 ...

您哪有可供拆开的富士或GE的PLC吗?昨晚发了图以后,又看了一遍评论,对这个现在是更加挠头了。是啊,EMC咋做的呢?莫非有的输入输出不需要打高压?

出0入26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C菜鸟 发表于 2014-6-19 08:36
不会吧 —— 现在很多设备的对外接口都有放电管、TVS或压敏电阻等器件接大地的,那按你这样做试验,又怎 ...

TVS 那些是接保护线路的端口吧,怎么会接大地呢 ?  一般引出端口到外壳(大地)间就只有Y电容。 2KV 3KV耐压只能是靠良好的绝缘来过。

出5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xly 发表于 2014-6-19 10:14
TVS 那些是接保护线路的端口吧,怎么会接大地呢 ?  一般引出端口到外壳(大地)间就只有Y电容。 2KV 3KV ...

TVS、放电管、压敏 接大地不是很正常的么?将干扰的能量释放到地 ....... ???

出0入26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C菜鸟 发表于 2014-6-19 10:20
TVS、放电管、压敏 接大地不是很正常的么?将干扰的能量释放到地 ....... ??? ...

??放电管接大地正常。TVS,压敏也接大地? 闻所未闻。

出5入14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xly 发表于 2014-6-19 10:44
??放电管接大地正常。TVS,压敏也接大地? 闻所未闻。

放电管接大地了,你说的型式试验都怎么做呢?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plb83 发表于 2011-11-28 10:38
回复【3楼】gzhuli 咕唧霖
哪家的产品金属外壳会和零线相连的啊?想杀人啊~
---------------------------- ...

要是供电的零线断了,嘿嘿...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典型的共模干扰问题,线路板布局,和电源的共模滤波是关键。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1: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搞工控的,不是24V转5V的基本没人会用你的产品,控制板的负级接了设备的外壳实际应用中会死的很掺,你们老板说得对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2: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plb83 发表于 2011-11-28 10:57
设备的外壳是不允许与系统中的电源地接在一起的,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回路。
设备外壳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

恩,是的,绝地不能将PCB的地接到机壳地。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年代久远了点!不过现在看看还是很不错的!

出0入26汤圆

发表于 2014-6-19 2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C菜鸟 发表于 2014-6-19 10:55
放电管接大地了,你说的型式试验都怎么做呢?

放电管接大地的用法,一般是用来防雷的吧。放电电压肯定是高于3KV的吧。如果是用来防静电,肯定不是接大地啊。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7-22 0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个老帖子,但是顶一下。接地的概念对新人还是很有帮助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7-22 1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加104???????????????单片机附近楼主没有加去藕电容吗???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7-22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plb83 发表于 2011-11-28 16:17
(原文件名:未命名.jpg)

求助那些说机壳也可接系统地的人,请给个充分的理由说服,虚线框中的电路的GND ...

安全要求上必须机壳接大地,防止漏电。有不接的是只能是他们没按标准走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7-25 2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lloovve 发表于 2011-11-28 10:37
由一个LM2575S的电源转5V 给单片机供电 +24V   成本肯定小于单独的一路5v电源吧 ...

你说的话,好难懂。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7-26 2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接地后就没有干扰了呢?干扰是怎么产生的?怎么通过地释放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9-9 20: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整个贴,还是不太确定怎么接最好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9-9 2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地和大地要区分开;
试验室里是很难试出效果的,来个雷击或是感应雷都可以了,应该可以打通你的经脉.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9-9 22: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外壳和零线相连,没事
有事的是,电源插头反过来的时候,变成外壳与火线相连了,这玩笑可就开大了

这位哥们说的非常有道理,估计是在现场遇到过这问题,非常支持
   楼主的做法正常来说是不会有问题,怕就怕现场电工师傅将电源反过来,那问题就很严重了,机壳相当于接火线,损坏机器不说,产生严重的触电事故也是有可能的,今年碰到过2起这样的情况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9-9 22: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没奖金,没必要单独担这个责任,做事还是商量来比较好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9-9 22: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常用搞法是,电源地和机壳地之间放置几个1000PF/2KV的电容。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4-9-9 23: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slan 发表于 2014-9-9 22:28
我的常用搞法是,电源地和机壳地之间放置几个1000PF/2KV的电容。

我的做法是在电源地和PE间加压敏电阻,滤除高频干扰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1-24 10: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不错  Mark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1-24 13: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讨论学习!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1-24 15: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地的大学问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1-25 17: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电源地(GND)可以经过一个高压电容接到机壳。一般工业和家庭用电使用TN-C-S系统,就是进入建筑后根据现场情况零线要重复接地,分出零线和PE。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5-27 16: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d:\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My Documents\My Pictures\tt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5-27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PCB接大地在我这里遇到一个问题,若到负载的两根任一一根与大地(机柜壳)相通时,内部的取样电阻被短路,输出电流将变为最大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5-27 16: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7-13 2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第一遍,先做个评论,然后再慢慢多看几遍!

出0入79汤圆

发表于 2015-7-14 1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控类的产品 如变送器等 端口对外壳都有绝缘电阻值 要求 。。负极是绝对不能接外壳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7 14: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啊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14 09: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挖下坟。公司产品一直都是通过RC接机壳地的。但是我们发现有很多大规模的产品都是PCB直接接外壳地的,例如,电脑,工控主机,摄像头录像机,硬盘,VCD等。
我简单分析了下大家可以讨论学习下。

直接接地点:
1.估计防雷和防静电的能力较好,因为是多点直接接外壳的,对外壳的阻抗更低
2.安全保护作用,即使供电电源发生漏电,由于PCB直接接地,也会跳漏保开关
3.抗工频干扰能力较差,由于PCB直接接外壳地,所以PCB对地的阻抗较低,外界工频干扰很容易通过端口、引线对其产生干扰
4.与其他系统的地回路电流问题。当其他系统与该系统地电位不等时,会产生直流和工频地线回路电流

通过RC接地:
1.PCB相对于高频、静电、雷击等是接地的,相对于工频和直流是浮地的
2.工频干扰小
3.PCB上无漏电保护作用,由于PCB相对于工频来说是浮地的,PCB上一旦发生漏电,有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14 10: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luok 发表于 2011-11-28 10:55
纯粹技术上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就是了,不知道楼主为什么会担心被穿小鞋。就我经历的来说,以前也经常和老 ...

这个我同意...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14 1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应该接在一起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14 1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因为时间太长,这个讨论就不重要。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27 1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现在还是没有完全搞懂,直接PCB GND接外壳,和RC接外壳有什么优缺点啊。有大神出来讲解下吗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28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地问题还是挺有学问的,我看过的接地(机壳)一般都是通过1KV/1nF电容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28 13: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设备没那么要求成本,原来的方案用的没问题 ,要是我就不会去改。说不定人家就是从你这条路上走过去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28 14: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坟老贴,想知道现在楼主回头看看自己说的话会怎么想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28 14: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pchina 发表于 2011-11-28 11:15
呵呵,我可以不坚持自己的主见的,因为在之前,也因为这个,我好说好讲的跟他商量来着,怎么搞这个东东。, ...

技术一般的都不适合当领导,个人感觉。其实还不如销售,七度大。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5-8-28 15: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符地你这样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汽车的12V系统所有的负极都是与车身相连的。
不过你这个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把单片机的地接一个1M~10M电阻与外壳相连。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20v的零线和地线是两回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phimas 发表于 2011-11-28 10:15
我感觉接地这个还是要按照规范来,不应该和零线接在一起。

接外壳不等于接零线!!零线和地线是两回事!!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1: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plb83 发表于 2011-11-28 10:38
回复【3楼】gzhuli 咕唧霖
哪家的产品金属外壳会和零线相连的啊?想杀人啊~
---------------------------- ...

金属外壳不能和零线连起来!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1: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baitudidi 发表于 2011-11-28 11:45
得看具体产品,

我的一个产品,是塑料外壳

那你们公司也太牛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titrwh 发表于 2011-11-28 11:49
回复【31楼】xiaobaitudidi
-----------------------------------------------------------------------

实际接线时零线火线没有本质区别?????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1: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东 发表于 2016-2-2 11:46
实际接线时零线火线没有本质区别?????

是啊,你指望最终施工的电工去区分零火线?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成神学了。

实际上,数字地就是要接外壳,前提是外壳一定要接保护地。

设计出保护地机制的那个人是牛人,太牛了。这么一个保护地,不知道省了多少事。

如果没有或不接保护地,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情,要花费多少额外精力。

出0入91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3: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 搂主讨论的是E地  但大家为什么都把它当作零线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4: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第二遍了,还是赞成RC接壳到地。但接地良好也可直接接外壳到地。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4: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icefier 发表于 2011-11-28 13:39
1 三脚插头的第三脚是接地的,不是接零线,所以电路板负极连外壳顶多算接大地
2 我觉得负极没必要接外壳
3  ...

说得好!还是要内敛点好啊!!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的解答,看了所有评论自己心里也有点底了,只是还没完全搞懂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幸福,有老师傅带,不过技术人员做管理还是不行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7 1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过境迁,不知道楼主还是否继续和你曾经的师傅一起共事了?

也或许离开了以后,才有机会幡然发现师傅的好。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2-27 15: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我就在单片机的电源附近接了一个104电容,还把控制板的负级接了设备的外壳,干扰问题解决了
专家说得“单片机的电路板的负级不能与设备的外壳相连
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楼主在后端处理,砖家在DC-DC前端处理,无非就是把高频交流源屏蔽
从成本角度讲,楼主方案的少了DC-DC,高频通过104电容对大地短接实现屏蔽,前提是必须有良好接地
从适用性讲,砖家的方案好点,高频通过电感抑制实现屏蔽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13 0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yan 发表于 2011-11-28 19:54
不能直接接的!得这样,看图:

(原文件名:111.jpg)

虽然是坟贴,我还是想请层主解释下这么接地的好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14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板的GND和金属外壳连接,要串个Y电容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14 1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级降压也有效避免电源输入带来的干扰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14 10: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点过火了,应该虚心多请教...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16 16: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壳是要接地线,不能与你的PCB负极连在一起。有些老专家有时还是要听一下,不用那么冲动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22 1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系统地还是不要接外壳的好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22 2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看使用的场合,可能会稳定的工作

但存在隐患是一定的

出140入158汤圆

发表于 2016-3-23 0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快到,挖坟的又出来了。讨论了5年,正确的只有寥寥可数,能深刻理解的更少更少...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23 15: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设备都是是负极接GND的这点我认为老专家说的不对,另外一点我认为老专家说对24V转5V是有必要的,5V不适合走长距离线。工业应用长距离电一般都是24V,5V可以但是不推荐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3-23 15: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在拆过的一个国外的设备上发现电路板的地和大地是接在一起的,电路板上有接线柱接到大地上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5-11 1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merphy 发表于 2016-3-23 15:15
这个问题我在拆过的一个国外的设备上发现电路板的地和大地是接在一起的,电路板上有接线柱接到大地上 ...

再挖下坟,感觉负极直接接地和RC接地的设计侧重点不同。
直接接地的侧重于安全性,例如电脑的话,需要外界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其他的USB和串口设备,如果电脑是通过RC接地的,则开关电源中高低压漏电将不会被检测出来,人使用电脑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而直接接地的话,高低压漏电会直接导致相线短路会烧断保险,或者跳空开。
而使用RC接地的话,则重于产品的可靠性,即使低压部分串入了高压,整个控制系统也不会被严重损坏,还有可能正常工作。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5-11 1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挖个坟,LZ前后各种做法不对,做技术不能置气,更不能太独断,应该听听别人意见。
我们设备都不会直接电源进线给IC供电,中间会加稳压。
系统地也不会直接连外壳,一般RC网络接外壳。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5-11 17: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人说句多余话,:
理论上你是对的;
在家测试500次
你也可能是对的;
但是如果遇到强电干扰,你的
5V地接机壳,
比如遇到雷电;
你的设备要统统完蛋的。没有一丝后备防线。
这个,你做不了雷电测试。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6-21 1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呀,也谈一下体会:

这里大家讨论的大部分是工业用设备电路的保护(本人不做这个,实际经验没有),pcb地直接接机壳地,高压测试应该可能是有问题,可能把里面的电路打坏。
---但也不一定?因为pcb地和机壳都是接大地的,良好的大地可以将高压静电有效屏蔽;如果接地不好的话就会可能把pcb电路打坏。
可是为什么又有很多人提到国外很多工业设备是pcb地直接接机壳呢?是如何通过机壳高压测试的?靠工业现场的良好接地?

对一些仪器级的电路。如34401,里面的模拟地,数字地都是悬浮的,pcb地和机壳之间有各种保护,见古大师的回复图。这个要学习
那为什么有些仪器比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BNC的负极又是直接接机壳(和大地)呢?这里面有什么保护措施防高压?与上面的pcb地接机壳的工业设备情况类似?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9-21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benhaha 发表于 2014-9-9 23:22
我的做法是在电源地和PE间加压敏电阻,滤除高频干扰

压敏电阻可以?

出0入10汤圆

发表于 2016-9-26 1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源的负极与外壳相连,是可以的。有很多公司,包括外企也这么做。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9-30 1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拆了ABB一台仪表,价值10~20W, 开关电源的直流地与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10-3 20: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参照一些工控巨头产品手册的建议:1:在整个系统包括外围接地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将开关电源的负极和地连接。 2:若不能做到第1点最好浮地即不接在一起。有些专家专门对接地做了示波器的波形演示,你可以找找相关的视频。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6-10-10 11:2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进口机器楼主正确,专家错误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1-15 09: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电源5V供电肯定是不可靠的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18-1-24 0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lz和专家都对各种安规和ESD测试不了解,直接接外壳是肯定过不了安规的,接了外壳没干扰,但在ESD测试强静电干扰中依然会出问题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1-24 1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负极直接接到金属外壳上,如果做EMC测试,接触放电,肯定是过不了的,几KV的 静电直接打在外壳上,你直接进入电路的地了,估计直接复位或者打坏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1-24 1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ezhen 于 2018-1-24 10:57 编辑

直接接地系统,金属外壳是可以直接与控制板负极直接相连。  但金属外壳需要有接大地的地方。 工业设备有相当多是直接接地系统。  非直接接地系统,控制板负极可通过1M R电阻,或102/ 472 瓷片电容连金属外壳再直接接地.


GND接不接机壳,接不接大地。  完全是看心情的事,没有什么可不可以一说。
总之,你给干扰找到一个泄放和消耗的通道就可以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1-24 11: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扰很正常,设备地,电源地,信号地,规范都是独立的,但是实际应用当中电源地信号地都直连解决干扰问题!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3-15 15: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人在看了一遍!我现在就遇到次级GND如何与PE相连;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3-16 16: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不能接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8-3-22 17: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yan 发表于 2011-11-28 19:54
不能直接接的!得这样,看图:

(原文件名:111.jpg)

学习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19-3-23 17: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amigenius 发表于 2016-3-23 00:20
清明快到,挖坟的又出来了。讨论了5年,正确的只有寥寥可数,能深刻理解的更少更少... ...

嗯咯,又是一年清明将要来了,像这样的帖子,我觉得哪怕是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都有必要挖出来祭奠一下。
回帖提示: 反政府言论将被立即封锁ID 在按“提交”前,请自问一下:我这样表达会给举报吗,会给自己惹麻烦吗?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Mark、顶等没有意义的回复。不得大量使用大字体和彩色字。【本论坛不允许直接上传手机拍摄图片,浪费大家下载带宽和论坛服务器空间,请压缩后(图片小于1兆)才上传。压缩方法可以在微信里面发给自己(不要勾选“原图),然后下载,就能得到压缩后的图片】。另外,手机版只能上传图片,要上传附件需要切换到电脑版(不需要使用电脑,手机上切换到电脑版就行,页面底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mobbs.com 阿莫电子技术论坛 ( 粤ICP备2022115958号, 版权所有:东莞阿莫电子贸易商行 创办于2004年 (公安交互式论坛备案:44190002001997 ) )

GMT+8, 2024-3-28 16:51

© Since 2004 www.amobbs.com, 原www.ourdev.cn, 原www.ourav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