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ottom↓
回复: 2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年研发经验工程师的嵌入式学习书籍大推荐

  [复制链接]

出0入0汤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7 13:5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事嵌入式研发行业十年,认为学习就是要不断的吸纳知识,在研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进步。
为什么选择学习嵌入式?
嵌入式系统无疑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同时也是当今IT领域仅存的几个金领职位之一。当前的中国IT人才面临严重的“后继乏人”, 而且这种缺口由于培训缺乏、教育模式等原因造成的,而缺口最大的,就是高级IT人才。如果你从事的IT培训不专业,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职场,基本找不到 工作。据专家预测,嵌入式每年人才缺口在30万左右。
嵌入式行业平均薪资分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推荐的书籍外,也推荐一下我用的开发板,我学习用的是飞凌的OK6410,感觉算是入门不错的板子,刚刚看到他们官方微博貌似A8的210和ARM9的2416准备促销呢,有50元的京东购物卡送,想入手的可以关注下。
ARM+Linux嵌入式底层内核驱动方向学习总体路线图

附上ARM学习路径图,希望对学习者能有所启发。

基础学习Ⅰ---Linux入门
        目前嵌入式主要开发环境有 Linux、Wince等;Linux因其开源、开发操作便利而被广泛采用。而Linux操作系统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简单的使用对于嵌入式开发人 员来说价值并不很高,真正有价值的是掌握Linux的基本服务和Linux的设计理念、思想,这对于嵌入式开发人员的长期发展是很极其重要的。Linux 系统有很多发行版,RedHat、Ubuntu、Fedora等。作为嵌入式开发人员,我们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到使用哪个Linux发行版上,而是尽快把 Linux系统尽快安装好。如果打算坚持长期学习,那么建议您把自己的电脑做成双系统,而不要在虚拟机上安装。
Ubuntu系统下载地址:http://www.ubuntu.org.cn/
A)经典书籍推荐:

B)经典学习视频推荐:Linux操作系统入门
基础学习Ⅱ---C语言
    C语言是嵌入式开发必备的基础知识。在Linux下从事C语言的开发,你会觉得更为顺畅、更为自然,因为C语言是因unix的出现而诞生的,Linux内 核几乎完全是由C语言编写完成的。学习C语言,如果不会用指针,那么就称不上会C语言。做嵌入式开发指针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做嵌入式开发除了掌握位操 作、限定词等,对指针的掌握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掌握多级指针、函数指针等等。涉及到指针,那么就会讲到内存分配。在大学中,学习C语言一般的学习很少讲 到内存分配,但是如果期望从事嵌入式开发,那么就必须懂得C语言是怎么做内存分配管理的。指针之外,还要学习模块化编译处理、指针与数组、gcc、 Makefile、GDB、递归、结构体、宏定义使用等。C语言是整栋嵌入式大厦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嵌入式时,必须把C语言重视起来,多敲代码,多练。一 名优秀的程序员必定是通过“体力劳动”再转向“脑力劳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有“写不出代码=0”思想的原因所在。
    如 果说C语言相当于文字,那么数据结构就相当于在造句、写文章。代码质量有一部分取决于对数据结构的掌握程度。在数据结构部分我们要把链表、树、排序作 为学习重点。而且我们也可以查看一些比较常见的函数(如strcopy、strcat、printf等)在内核中是如何实现的,以及编写代码模拟堆栈,这 不仅有利于编写代码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初步了解Linux内核精髓,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QT在嵌入式开发领域,是用来开发图形界面的,希望从事上层应用开发及图形界面,那么在C++、QT方面需要比较深入的学习。  
A)经典书籍推荐:   


B)经典学习视频推荐:C语言入门
C)经典学习案例:
1、学员成绩管理系统2、计算器3、电子词典4、文件压缩器
基础进阶---Linux应用程序设计
     Linux的思想源于Unix。Linux继承了Unix的优点,但 是没有用UNIX的代码,所有程序都是重新编写的,而且Linux与Unix的源码级兼容。Linux是类Unix操作系统。Linux 不仅符合 POSIX 标准,而且还包括其它 UNIX 标准的多种特性,例如,UNIX 的 System V 接口文档(System V Interface Document,SVID)和伯克利软件发布(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BSD)版本。Linux 采用了折衷的策略,包含了 UNIX 几个典型特性当中最实用的一些功能:
     Linux 采用了 SVR4 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信号。
     Linux 支持 BSD Socket 网络编程接口。
     许多 Linux 发行版采用 SysV init 机制,支持运行级别。
此阶段的学习是从事嵌入式上层应用开发以及底层开发人员的必修课程。进程、线程、信号、文件锁、socket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要把这些内容学的透彻非 要下些苦功夫不可。而且函数是系统提供给我们的,难免要对计算机系统深入理解一番。TCP/IP协议也是要涉及到的。有问题建议用Google搜索及登陆 chinaunix论坛。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初步实现一些应用程序的开发了,如做自己的shell命令解析器、简单的聊天软件、视频多播等。

A)经典书籍推荐:

B)经典学习视频推荐:Linux环境高级编程
C)经典学习案例:
1、串口监听程序   2、图片浏览器      3、MP3播放器        4、聊天程序         5、 ftp程序
6、音频广播程序   7、ping的实现     8、DDos攻击程序   9、ARP攻击程序
嵌入式入门---ARM体系结构
    从这部分开始,我们将真正进入嵌入式开发学习阶段。首先我们要知道采用哪种处理器。目前通用嵌入式处理器有ARM、MIPS、PowerPC、X86等。 从市场产品占有率上看,ARM处理器远远领先于同类其它处理器,并逐步掠夺传统51单片机和英特尔市场份额。据招聘网站统计,目前用人单位在技术水平上要 求开发人员掌握ARM9及以上平台的开发技术。ARM公司在发布ARM11产品后,更改以往的数字标记更新方式,转为发布ARM Cortex。但是Cortex并不是更高端,而是全新系列的处理器,比如Cortex M3,它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工控领域,目的是取代以前的ARM7处理器。
    在开始学习前,建议有一块自己的开发板,目前ARM9 2440的开发板价格在400-600元之间,ARM11 6410的开发板价格要高一些,最便宜的也要1200元以上。在此,提醒大家尽量不要买mini开发板,虽然mini开发板的价格要便宜些,但是与正常开 发板相比,mini板功能是不完善的。嵌入式汇编有别于X86汇编,所以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汇编语言,那么没有必要先去学X86汇编再学嵌入式汇编,可以 直接学习嵌入式汇编。除了汇编我们还要学习ARM指令集。有了开发板,我们要下载相对应处理器的DataSheet及开发板电路原理图。ARM体系结构的 学习我们是不能完全照抄别人代码的,因为我们自己手中的开发板及处理器与别人是不同的,除非所用的代码是根据你手中的开发板来编写的。所以,我们要先去看 书、看视频资料理解原理及工作方式等,然后根据自己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和DataSheet来编写代码,达到理解外围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硬件的目的。

B)经典学习视频推荐:
1)  嵌入式扫盲篇——十问嵌入式
2)ARM体系结构与Bootloader开发
3)嵌入式ARM Linux开发——ARM汇编
C)经典学习案例:
1. ARM模拟器开发       2. Watchdog控制程序        3. RTC时钟控制程序
4. Uart控制程序            5. LCD控制程序                    6. 触摸屏控制程序
7. DMA控制程序          8. 音频控制程序                    9. 网卡控制程序
10. 文件系统制作        11. ARM-Linux移植
嵌入式提升---Linux内核、驱动
         众所周知嵌入式开发包含至少两个级别,一个是嵌入式内核驱动级别,另外一个是嵌入式应用层开发,而薪酬高的、最具价值的无疑是嵌入式内核驱动级别的开发 者。真正的嵌入式高手或者企业中的核心开发人员,一定是嵌入式底层的内核驱动开发工程师,这些工程师成长比较缓慢,造成对内核驱动人才的大量需求,所以这 些人才是真正企业需要的香饽饽。掌握驱动开发会让自己的核心能力有极大的飞跃,真正实现嵌入式最有价值的就业。
         由于Linux内核更新速度很快,书籍和视频不可能及时更新,所以我们再看书和视频后,要自己动手下载内核源码包,去看内核中的代码,在这里可以充分检验 C语言、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驱动的编写还是要借助外设硬件电路原理图和芯片手册。内核和驱动的知识是让我们根据不同的硬件,编写对应的驱 动、合理剪裁内核、制作文件系统,并移植到硬件开发板上。如果手里有ARM11 6410及以上的开发板,可以试试在裸板上编写驱动并移植Android系统到开发板上吧。

B)经典学习案例:
1. GPIO驱动                2. RTC时钟驱动   3. WatchDog驱动   4. Udev移植      5. 触摸屏输入设备驱动
6. LCD显示设备驱动   7. DMA驱动        8. 音频设备驱动        9. Nand Flash块设备驱动  10. 网络设备驱动

硬件工程师的书籍(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阿莫论坛20周年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爱护!!

月入3000的是反美的。收入3万是亲美的。收入30万是移民美国的。收入300万是取得绿卡后回国,教唆那些3000来反美的!

出0入0汤圆

2
发表于 2014-7-17 14:06:04 | 只看该作者
学无止境啊

出0入0汤圆

3
发表于 2014-7-17 14:14:21 | 只看该作者
MARK~~~~~~

出0入0汤圆

4
发表于 2014-7-17 14:18:18 | 只看该作者
好多没见过的书!

出0入0汤圆

5
发表于 2014-7-17 14:19:5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

出0入0汤圆

6
发表于 2014-7-17 14:33:1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一下韦东山视频,可以使初学者少走好多弯路。

出0入0汤圆

7
发表于 2014-7-17 14:35:3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得读啊???

出0入0汤圆

8
发表于 2014-7-17 14:44:01 | 只看该作者
真心觉得很难啊,看到代码就头晕

出0入0汤圆

9
发表于 2014-7-17 14:50:58 | 只看该作者
你确定你不是来推销板子的?

出0入0汤圆

10
发表于 2014-7-17 16:33:02 | 只看该作者
mark。。。。回去整理学习

出0入0汤圆

11
发表于 2014-7-17 16:35:36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把!!

出0入0汤圆

12
发表于 2014-7-17 16:42:14 | 只看该作者
仰望路过,。刚从移植UBOOT中爬出来。

出0入0汤圆

13
发表于 2014-7-17 16:49:39 | 只看该作者
也就那样,感觉很空洞。

出0入0汤圆

14
发表于 2014-7-17 16:50:16 | 只看该作者
很容易误导别人哦,还号称10年研发经验。

出0入0汤圆

15
发表于 2014-7-17 16:54:41 | 只看该作者
在书店里面拍的照片吧?

出0入0汤圆

16
发表于 2014-7-17 17:12:26 | 只看该作者
直接晕倒,咱差的不是一丁点

出0入0汤圆

17
发表于 2014-7-17 17:27:11 | 只看该作者
下一步计划。。。
活到老,学到老。

出0入0汤圆

18
发表于 2014-7-17 17:42:13 | 只看该作者
动不动就linux,绝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其实不需要Linux,甚至不需要OS

出0入0汤圆

19
发表于 2014-7-17 20:11:30 | 只看该作者
收下了,最近也在学习linux,先从u-boot学起,也移植了u-boot其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但目前
感觉下来,真的全是CTRL+C 加CTRL+V,比如调试网络DM9000时,参照网上的说明也成功了,
但是基本网上的都说DM9000x.c有BUG,也确实指出了BUG,依照修改也能完成移植,但关于
这个BUG却没有给出具体原因,我查看了DM9000的芯片手册,对于相关的寄存器介绍的真是简单啊!
如果没有官方的移植,完全自己写代码,真是难以想象啊!

因此想了解LZ 10年的linux开发,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是否也像玩单片机一样轻车熟路了!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类!

出0入0汤圆

20
发表于 2014-7-17 20:37:36 | 只看该作者
上面关于电磁场和高速信号仿真的几本书内容比较浅薄
合适作为扫盲性书籍

出0入0汤圆

21
发表于 2014-7-17 20:44: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没有下载链接?

出0入4汤圆

22
发表于 2014-7-17 21:15: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啊

出0入0汤圆

23
发表于 2014-7-17 21:19:57 | 只看该作者
收集了,都是好书本啊 !

出0入0汤圆

24
发表于 2014-7-17 21:35:06 | 只看该作者
MAKE`````````

出0入0汤圆

25
发表于 2014-7-17 21:58:4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非要带个系统呢  做控制用个单片机加个小液晶显示多好

出0入0汤圆

26
发表于 2014-7-18 12:46: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放这么多广告贴,不是等着封ID么

出0入0汤圆

27
发表于 2014-7-18 13:16:03 | 只看该作者
make..........

出0入0汤圆

28
发表于 2014-7-21 13:29:56 | 只看该作者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风严谨,学有所成,学到老活到老。

出130入20汤圆

29
发表于 2014-7-21 13:49: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卖板子的吧,很多东西不要Linux,不要误导人了

出0入0汤圆

30
发表于 2014-7-21 14:22:38 | 只看该作者
准备学习嵌入式,楼主给力一个明确的方向,谢谢

出0入0汤圆

31
发表于 2014-7-21 14:44:01 | 只看该作者
好多书,看完都差不多该娶妻生娃了,理解完了,差不多应该退休了。
大家看着办吧。

出0入0汤圆

32
发表于 2014-7-21 23:01:46 | 只看该作者
看着看着,就怕了。这是一座非常大的山。

出110入109汤圆

33
发表于 2014-7-21 23:16:19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将近一半楼主推荐的。硬件的,可以添个几本,明天有空跟帖,楼主排版不错

出110入109汤圆

34
发表于 2014-7-22 09:05:47 | 只看该作者
跟帖荐书

A  嵌入式

第1章 跨越模拟和数字的鸿沟
1.1 测量温度并数字化4
1.2 设计中的拦路石5
1.3 不关我的事5
1.4 给我重要的数据6
1.5 不要让这些小事来麻烦我——只给我数据9
1.6 模拟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11
1.7 模拟和数字设计的区别12
1.7.1 精度13
1.7.2 硬件和软件13
1.8 时间及其倒数17
1.9 组织工具箱17
1.10 了解最基本原理并继续提升,跳出思维定势18
第2章 模/数转换器基础知识
2.1 A/D转换器的关键参数20
2.1.1 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20
2.1.2 模拟信号的数字编码21
2.1.3 吞吐率与精度及准确度的关系24
2.1.4 准确度与精度关系25
2.2 逐次逼近型(SAR)转换器29
2.2.1 CMOS SAR拓扑结构31
2.2.2 SAR转换器的输入接口33
2.3 ΣΔ转换器36
2.3.1 ΣΔ转换器的工作原理36
2.3.2 ΣΔ转换器中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37
2.3.3 多级电荷平衡ADC 39
2.3.4 数字低通滤波器41
2.3.5 抽取滤波器44
2.3.6 ΣΔ转换器的最大好处44
2.3.7 ΣΔ转换器参数——数字滤波器设定时间46
2.3.8 不同厂家ΣΔ转换器的区别46
2.4 结论47
第3章 为应用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
3.1 输入信号的分类48
3.2 使用RTD的温度测量:采用SAR转换器,还是ΣΔ转换器?55
3.2.1 SAR转换器的RTD电流激励电路57
3.2.2 使用SAR A/D转换器的RTD信号调理电路58
3.2.3 SAR A/D转换器适合这个温度测量应用吗?59
3.3 使用ΣΔ A/D转换器的RTD信号调理59
3.4 压力测量:选用ΣΔ转换器,还是SAR转换器?60
3.5 使用SAR A/D转换器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61
3.6 使用ΣΔ A/D转换器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62
3.7 光敏二极管应用63
3.8 使用SAR A/D转换器的光电检测信号调理63
3.9 使 用ΣΔ A/D转换器的光电检测信号调理65
3.10 电动机控制方案66
3.11 结论69
第4章 模拟滤波器的使用与设计
4.1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关键设计参数73
4.2 抗混叠滤波器原理80
4.3 模拟滤波器的实现82
4.3.1 无源滤波器83
4.3.2 有源滤波器83
4.3.3 单极点滤波器84
4.3.4 双极点Sallen?Key滤波器84
4.3.5 双极点多反馈滤波器85
4.4 如何选择运算放大器85
4.5 为接近直流的模拟信号设计抗混叠滤波器86
4.6 复用系统89
4.7 连续模拟信号91
第5章 为你的电路选择合适的运放
5.1 明智的工艺选择94
5.2 运放电路的基础知识95
5.2.1 电压跟随器95
5.2.2 放大模拟信号97
5.2.3 差分放大器98
5.2.4 加法器99
5.2.5 电流电压转换100
5.2.6仪表放大器101
5.2.7 浮空电流源102
5.3 运放设计的技巧103
5.3.1 一般的建议103
5.3.2 单电源轨对轨运放的设计104
第6章 线性系统中的运放
6.1 运放直流特性基础105
6.2 高输入阻抗会有区别109
6.3 运放输出不能摆至轨对轨110
6.3.1 正确使用运放的输入和输出113
6.3.2 直流参数:VOS 、AOL 、CMRR和PSRR115
6.4 每个运放都会振荡,每个振荡器都会放大118
6.4.1 运放内部框图118
6.4.2 闭环运放系统的稳定性120
6.4.3 闭环传递函数121
6.4.4 运放电路中1/β的计算121
6.5 确定系统的稳定性123
6.6 时域性能126
6.6.1 压摆率(SR)126
6.6.2 设定时间(ts)和过冲127
第7章 SPICE仿真
7.1 “纸和笔”的传统设计流程133
7.2 仿真的结果可靠吗?136
7.3 宏模型139
7.4 结论143
第8章 从数字域解决模拟问题
8.1 PWM实现D/A转换器145
8.1.1 从时域的角度了解参考电压145
8.1.2 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146
8.1.3 为PWM D/A转换器确定模拟低通滤波器147
8.1.4 将时域和频域合在一起149
8.2 使用比较器实现A/D转换150
8.2.1 比较器的输入范围(VIN+和VIN-) 150
8.2.2 输入迟滞150
8.3 窗口比较器152
8.4 比较器和定时器合在一起153
8.5 利用定时器和比较器来设计ΣΔ A/D转换器154
8.5.1 ΣΔ原理154
8.5.2 微控制器实现156
8.5.3 微控制器实现的ΣΔ A/D转换器的误差分析158
8.5.4 其他输入范围159
8.6 结论162
第9章 模拟和数字电路协同工作
9.1 为应用选择适合化学特性的电池163
9.2 转换电池电压为系统所需电压165
9.3 定义电源转换效率166
9.3.1 Buck降压电路的效率166
9.3.2 电荷泵电路的效率167
9.3.3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效率168
9.4 3种电源器件的比较170
9.5 电池供电系统的最佳电源方案172
9.6 微控制器应用的低功耗实现173
9.6.1 模拟和数字电路协同工作173
9.6.2 控制时钟174
9.6.3 休眠模式下数字电路的工作177
9.6.4 结论178
第10章 器件、传导和辐射噪声
10.1 噪声参数的定义和术语180
10.2 电路噪声示例181
10.3 器件噪声184
10.3.1 电阻噪声184
10.3.2 运放噪声188
10.3.3 A/D转换器噪声193
10.3.4 电源噪声194
10.3.5 减小器件噪声197
10.4 传导噪声198
10.4.1 信号路径上的噪声198
10.4.2 电源总线上的噪声199
第11章 高速、精密数字电路的布板和铺地
11.1 模拟和数字布线策略的相似之处203
11.1.1 旁路或去耦电容203
11.1.2 电源线和地线要布在一起204
11.2 地平面可能是一个难题206
11.3 电路板和元件的寄生效应会产生巨大危害207
11.3.1 寄生电容的危害207
11.3.2 PCB设计产生的寄生电感212
11.4 A/D转换器精度和分辨率提高时所使用的布局技巧212
11.4.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布线213
11.4.2 高精度ΣΔ转换器布线策略215
11.5 双面电路板的布局艺术216
11.6 有/无地平面时的电流回路设计220
11.7 12位传感系统的布局窍门221
11.8 布线的一般准则——器件布局222
11.9 布线的一般准则——地和电源策略222
11.10 信号线225
11.11 旁路电容和抗混叠滤波器的使用226
11.12 旁路电容226
11.13 抗混叠滤波器226
11.14 PCB设计检查表226
第12章 选用正确的工具调试混合信号设计
12.1 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228
12.2 电源噪声232
12.3 使用运放不正确236
12.4 不要忽略细节237
12.5 结论239
第13章 同一个电路板上的数字/模拟混合设计
13.1 连接真实世界的信号链240
13.2 可选的工具241
13.3 考虑模拟的数字电路设计245
13.4 结论249
附录A A/D转换器的参数定义和公式
附录B 读懂FFT
B.1 读懂FFT图256
B.2 基频输入信号257
B.3 输入信号容限258
B.4 信噪比258
B.5 无失真动态范围(SFDR)258
B.6 平均噪声门限259
B.7 FFT图中的其他参数259
B.8 FFT精度259
B.9 窗口函数260
附录C 运放参数定义和公式

B 电子工程
《电路设计技术与技巧》(The Circuit Designer's Companion)

第1章 接地与布线
1.1 接地
1.1.1 单元内部的接地
1.1.2 机壳地
1.1.3 铝的传导率
1.1.4 接地回路
1.1.5 电源回馈 (电源地)
1.1.6 输入信号接地
1.1.7 输出信号接地
1.1.8 板间接口信号
1.1.9 星-点接地
1.1.10单元间的接地连接
1.1.11屏蔽
1.1.12安全地
1.2 导线与电缆
1.2.1 导线类型
1.2.2 电缆类型
1.2.3 电力电缆
1.2.4 数据电缆和多芯电缆
1.2.5 RF电缆
1.2.6 双绞线
1.2.7 串扰
1.3 传输线
1.3.1 特性阻抗
1.3.2 时域
1.3.3 频域
第2章 印制电路
2.1 板的类型
2.1.1 材料
2.1.2 结构类型
2.1.3 类型选择
2.1.4 尺寸选择
2.1.5 多层板的制作
2.2 设计规则
2.2.1 导线宽度和间距
2.2.2 孔径和焊盘尺寸
2.2.3 导线布线
2.2.4 接地和配电
2.2.5 铜膜电镀及其修整
2.2.6 阻焊层
2.2.7 电路终端和连接器
2.3 板子装配:表面安装和过孔
2.3.1 表面安装设计的规则
2.3.2 插件位置
2.3.3 元件标识
2.4 表面保护
2.4.1 保护
2.4.2 保形涂覆
2.5 源板和工艺图
2.5.1 工艺图
2.5.2 制板
第3章 无源元件
3.1 电阻器
3.1.1 电阻器的类型
3.1.2 容差
3.1.3 温度系数
3.1.4 功率
3.1.5 电阻器中的电感
3.1.6 脉冲处理
3.1.7 极端值电阻
3.1.8 可熔的保险电阻
3.1.9 电阻网络
3.2 电位器
3.2.1 电位器的类型
3.2.2 面板安装类型
3.2.3 电位器的应用
3.3 电容器
3.3.1 金属化膜和纸质电容器
3.3.2 多层陶瓷
3.3.3 单层陶瓷电容器
3.3.4 电解电容器
3.3.5 固体钽电解电容器
3.3.6 电容器的应用
3.3.7 串联电容器和直流漏电
3.3.8 介质吸收
3.3.9 电容器的自谐振
3.4 电感器
3.4.1 导磁率
3.4.2 电感器中的固有电容
3.4.3 电感器的应用
3.4.4 电感瞬变的危险
3.5 晶体和谐振器
3.5.1 谐振器
3.5.2 振荡器电路
3.5.3 温度
3.5.4 陶瓷谐振器
第4章 有源元件
4.1 二极管
4.1.1 正向偏置
4.1.2 反向偏置
4.1.3 漏电流
4.1.4 高频性能
4.1.5 开关时间
4.1.6 肖特基二极管
4.1.7 稳压二极管
4.1.8 用做箝位的稳压管
4.2 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
4.2.1 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的比较
4.2.2 触发特性
4.2.3 误触发
4.2.4 导通
4.2.5 开关
4.2.6 缓冲
4.3 双极型晶体管
4.3.1 泄漏
4.3.2 饱和
4.3.3 复合晶体管
4.3.4 安全工作区
4.3.5 增益
4.3.6 开关和高频特性
4.3.7 分级
4.4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4.4.1 夹断
4.4.2 应用
4.4.3 高阻抗电路
4.5 MOS场效应管
4.5.1 低功率MOSFET
4.5.2 VMOS功率场效应管
4.5.3 栅极驱动的阻抗
4.5.4 开关速度
4.5.5 导通状态的电阻
4.6 IGBT
4.6.1 IGBT的结构
4.6.2 相对于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的优点
4.6.3 缺点
第5章 模拟集成电路
第6章 数字电路
第7章 电源
第8章 电磁兼容性
第9章 产品总体设计

C  EMC

第1章 EMC基础知识及EMC测试实质
1.1 什么是EMC
1.2 传导、辐射与瞬态
1.3 理论基础
1.3.1 时域与频域
1.3.2 电磁骚扰单位分贝(dB)的概念
1.3.3 正确理解分贝真正的含义
1.3.4 电场、磁场与天线
1.3.5 RLC电路的谐振
1.4 EMC意义上的共模和差模
1.5 EMC测试实质
1.5.1 辐射发射测试实质
1.5.2 传导骚扰测试实质
1.5.3 ESD抗扰度测试实质
1.5.4 辐射抗扰度测试实质
1.5.5 共模传导性抗扰度测试实质
1.5.6 差模传导性抗扰度测试实质
1.5.7 差模共模混合的传导性抗扰度测试实质
第2章 产品的结构构架、屏蔽、接地与EMC
2.1 概论
2.1.1 产品的结构、构架与EMC
2.1.2 产品的屏蔽与EMC
2.1.3 产品的接地与EMC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案例1:传导骚扰与接地
2.2.2 案例2:传导骚扰测试中应该注意的接地环路
2.2.3 案例3:屏蔽体外的辐射从哪里来
2.2.4 案例4:“悬空”金属与辐射
2.2.5 案例5:伸出屏蔽体的“悬空”螺柱造成的辐射
2.2.6 案例6:屏敝材料的压缩量与屏蔽性能
2.2.7 案例7:开关电源中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之间的屏蔽层对EMI作用有多大
2.2.8 案例8:金属外壳接触不良与系统复位
2.2.9 案例9:静电放电与螺钉
2.2.10 案例10:散热器与ESD也有关系
2.2.11 案例11:怎样接地才有利于EMC
2.2.12 案例12:散热器形状影响电源端口传导发射
2.2.13 案例13:金属外壳屏蔽反而导致EMI测试失败
2.2.14 案例14:PCB工作地与金属外壳直接相连是否会导致ESD干扰进入电路
2.2.15案例15:数/模混合器件数字地与模拟地如何接
第3章 产品中电缆、连接器、接口电路与EMC
3.1 概论
3.1.1 电缆是系统的最薄弱环节
3.1.2 接口电路是解决电缆辐射问题的重要手段
3.1.3 连接器是接口电路与电缆之间的通道
3.1.4 PCB之间的互连是产品EMC的最薄弱环节
3.2 相关案例
3.2.1 案例16:由电缆布线造成的辐射超标
3.2.2 案例17:屏蔽电缆“Pigtail”有多大影响
3.2.3 案例18:接地线接出来的辐射
3.2.4 案例19:使用屏蔽线一定优于非屏蔽线吗
3.2.5 案例20:塑料外壳连接器与金属外壳连接器对ESD的影响
3.2.6 案例21:塑料外壳连接器选型与ESD
3.2.7 案例22:当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不接地时
3.2.8 案例23:数码相机辐射骚扰问题引发的两个EMC设计问题
3.2.9 案例24:为什么PCB互连排线对EMC那么重要
3.2.10 案例25:环路引起的辐射发射超标
3.2.11 案例26:注意产品内部的互连和布线
3.2.12 案例27:信号线与电源线混合布线的结果
3.2.13 案例28:电源滤波器安装要注意什么
第4章 通过滤波与抑制提高产品EMC性能
4.1 概论
4.1.1 滤波器及滤波器件
4.1.2 防浪涌电路中的元器件
4.2 相关案例
4.2.1 案例29:由Hub引起的辐射发射超标
4.2.2 案例30:电源滤波器的安装与传导骚扰
4.2.3 案例31:输出端口的滤波影响输入端口的传导骚扰
4.2.4 案例32:共模电感应用得当,辐射、传导抗扰度测试问题解决
4.2.5 案例33:电源差模滤波的设计
4.2.6 案例34:电源共模滤波的设计
4.2.7 案例35:滤波器件是否越多越好
4.2.8 案例36:滤波器件布置时应该注意的事件
4.2.9 案例37:如何解决电源谐波电流超标
4.2.10 案例38:接口电路中电阻和TVS对防护性能的影响
4.2.11 案例39:防浪涌器件能随意并联吗
4.2.12 案例40:浪涌保护设计要注意“协调”
4.2.13 案例41:防雷电路的设计及其元件的选择应慎重
4.2.14 案例42:防雷器安装很有讲究
4.2.15 案例43:如何选择TVS管的钳位电芯,峰值功率
4.2.16 案例44:选择二极管钳位还是选用TVS保护
4.2.17 案例45:铁氧体磁环与EFT/B抗扰度
4.2.18 案例46:磁珠如何降低开关电源的辐射发射
第5章 旁路和去耦
5.1 概论
5.1.1 去耦、旁路与储能的概念
5.1.2 谐振
5.1.3 阻抗
5.1.4 去耦和旁路电容的选择
5.1.5 并联电容
5.2 相关案例
5.2.1 案例47:电容值大小对电源去耦效果的影响
5.2.2 案例48:芯片电流引脚上磁珠与去耦电容的位置
5.2.3 案例49:静电放电干扰是如何引起的
5.2.4 案例50:小电容解决困扰多时的辐射抗扰度问题
5.2.5 案例51:金属外壳产品中空气放电点该如何处理
5.2.6 案例52:ESD与敏感信号的电容旁路
5.2.7 案例53:磁珠位置不当引起的浪涌测试问题
5.2.8 案例54:旁路电容的作用
5.2.9 案例55:光耦两端的数字地与模拟地如何接
5.2.10 案例56:二极管与储能、电压跌落、中断抗扰度
第6章 PCB设计与EMC
6.1 概论
6.1.1 PCB是一个完整产品的缩影
6.1.2 PCB中的环路无处不在
6.1.3 PCB中必须防止串扰的存在
6.1.4 PCB中不但存在大量的天线而且也是驱动源
6.1.5 PCB中的地平面阻抗与瞬态抗干扰能力有直接影响
6.2 相关案例
6.2.1 案例57:“静地”的作用
6.2.2 案例58:PCB布线形成的环路造成ESD测试时复位
6.2.3 案例59:PCB布线不合理造成网口雷击损坏
6.2.4 案例60:共模电感两边的“地”如何处理
6.2.5 案例61:PCB中铺“地”和“电源”要避免耦合
6.2.6 案例62:PCB布线宽度与浪涌测试电流大小的关系
6.2.7 案例63:如何避免晶振的噪声带到电缆口
6.2.8 案例64:地址线噪声引起的辐射发射
6.2.9 案例65:环路引起的干扰
6.2.10 案例66:PCB层间距设置与EMI
6.2.11 案例67:布置在PCB边缘的敏感线为何容易受ESD干扰
6.2.12 案例68:减小串联在信号线上的电阻可通过测试
6.2.13 案例69:数模混合电路的PCB设计详细解析案例
6.2.14 案例70:晶振为什么不能放置在PCB边缘
6.2.15 案例71:强辐射器中下方为何要布置局部地平面
6.2.16 案例72:接口电路布线与抗ESD干扰能力
第7章 器件、软件与频率抖动技术
7.1 器件、软件与EMC
7.2 频率抖动技术与EMC
7.3 相关案例
7.3.1 案例73:器件EMC特性和软件对系统EMC性能的影响不可小视
7.3.2 案例74:软件与ESD抗扰度
7.3.3 案例75:频率抖动技术带来的传导骚扰问题
7.3.4 案例76:电压跌落与中断测试引出电路设计与软件问题
附录AEMC术语
附录B民用、工科医、铁路等产品相关标准中的EMC测试
附录C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的EMC测试
附录D军用标准中的常用EMC测试
附录EEMC标准与认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出0入0汤圆

35
发表于 2014-7-22 09:11:3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不知这五年内能看完不?

出0入0汤圆

36
发表于 2014-7-22 09:21:4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看得完?

出0入0汤圆

37
发表于 2014-7-22 18:55:04 | 只看该作者
mark,学不学得完!

出0入0汤圆

38
发表于 2014-7-22 20:33:19 | 只看该作者
顶顶,干个开发真不容易啊。而且学不到头。

出0入0汤圆

39
发表于 2014-7-22 20:35: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太误导人了,嵌入式系统不完全需要linux
从比例上讲,大部分工控实时领域,基本没有linux的用武之地

出0入0汤圆

40
发表于 2014-7-28 11:17:03 | 只看该作者
orzorzorzorz 发表于 2014-7-22 20:35
这个太误导人了,嵌入式系统不完全需要linux
从比例上讲,大部分工控实时领域,基本没有linux的用武之地 ...

但那些公司招聘的时候,就是喜欢扯上linux
都不知道是不是复制粘贴别家公司的招聘要求的。

出0入0汤圆

41
发表于 2014-7-28 11:36:22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不决定向上发展了,会疯掉的。个人观点如下。各位评价评价。
第1步:将中端的ARM搞定即可(如STM32F103),然后完成 UC/OSII,UC/GUI即可。
第2步:转向FPGA和CPLD,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搞好。
第3步:时间性问题。即关于EMC方面的。

基本观点:模电和数电外加中档ARM即可,外加上位机C++基本的操作,其余不玩了。l

出0入0汤圆

42
发表于 2014-7-28 11:38:56 | 只看该作者
电路中也只做低频低压,高频高压不玩,伤不起。

出0入0汤圆

43
发表于 2014-8-1 16:49:14 | 只看该作者
买了OK210的,打算深入学习下

出0入0汤圆

44
发表于 2014-8-2 14:24: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真不错的总结

出0入0汤圆

45
发表于 2014-8-2 16:04:38 | 只看该作者
mark                                 

出0入0汤圆

46
发表于 2014-8-2 16:14:42 | 只看该作者
好书,有一半了 看了三分之一

出0入211汤圆

47
发表于 2014-8-2 21:1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天行者 发表于 2014-7-28 11:36
我已经不决定向上发展了,会疯掉的。个人观点如下。各位评价评价。
第1步:将中端的ARM搞定即可(如STM32F1 ...

一看就是有大量实战经验的,这是必循路

出0入0汤圆

48
发表于 2014-8-5 19:44:36 | 只看该作者
全都是经典书籍啊

出0入0汤圆

49
发表于 2014-8-5 20:07:4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的都好高大上,完全可以再放一本高数进去

出0入0汤圆

50
发表于 2014-8-5 21:15:27 | 只看该作者
mark                                                              

出0入0汤圆

51
发表于 2014-8-5 21:31:34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啊,深不可测~

出0入0汤圆

52
发表于 2014-8-5 22:19:4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

出0入0汤圆

53
发表于 2014-8-5 23:09:1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看去,压力太大,不断有新技术出现,折腾无极限

出0入0汤圆

54
发表于 2014-8-6 09:33:3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啊

出0入0汤圆

55
发表于 2014-8-16 11:03:10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嵌入式Linux其实就是计算机搞的,纯软件,但是要懂点硬件。我们学电子的,感觉好像学的越来越偏了。能挣钱就好啊

出0入0汤圆

56
发表于 2014-8-16 11:04:48 | 只看该作者
天行者 发表于 2014-7-28 11:36
我已经不决定向上发展了,会疯掉的。个人观点如下。各位评价评价。
第1步:将中端的ARM搞定即可(如STM32F1 ...

对啊,一定不能丢掉硬件。估计楼主是计算机出身的,纯软件的伤不起,Linux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头啊,太费神。

出0入0汤圆

57
发表于 2014-8-16 11:07:25 | 只看该作者
orzorzorzorz 发表于 2014-7-22 20:35
这个太误导人了,嵌入式系统不完全需要linux
从比例上讲,大部分工控实时领域,基本没有linux的用武之地 ...

顶一个,毕竟电工玩Linux的少,计算机出身的玩的多

出0入0汤圆

58
发表于 2014-8-16 11:12:0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学习标记

出0入0汤圆

59
发表于 2014-8-18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mark~仰望之后,我还在基础阶段,路漫漫其修远兮~

出0入0汤圆

60
发表于 2014-8-18 21:51:1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学无止境,这些看完都要好几年

出0入0汤圆

61
发表于 2014-8-18 22:01:46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出0入0汤圆

62
发表于 2014-8-31 14:50:40 | 只看该作者
MARK......

出0入0汤圆

63
发表于 2014-8-31 22:07:4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共享

出0入0汤圆

64
发表于 2014-8-31 22:32:11 | 只看该作者
吓尿了..........

出0入0汤圆

65
发表于 2014-9-8 15:55: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要软硬一起来的节奏啊。一般公司都接触不到这么多。不用学起来很慢

出0入0汤圆

66
发表于 2014-9-8 21:06:2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出0入0汤圆

67
发表于 2014-9-10 09:33:5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要学的东西是整个嵌入式工程都包含的东西了,现在一个工程不可能有一个人完成,所以新开发者还是抓住一样努力做到精通

出0入0汤圆

68
发表于 2014-9-10 09:47:47 | 只看该作者
MARK··都是好书啊

出0入0汤圆

69
发表于 2014-9-10 09:51:46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你就成大神了~~

出0入0汤圆

70
发表于 2014-9-10 09:57:11 | 只看该作者
mark                    

出0入0汤圆

71
发表于 2014-9-14 07:43:49 | 只看该作者
很务实的

出0入9汤圆

72
发表于 2014-9-14 07:51:51 | 只看该作者
好多书没看过。

出0入0汤圆

73
发表于 2014-9-14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好多是ARM相关的书籍。。。。

出0入0汤圆

74
发表于 2014-9-14 08:44: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出0入0汤圆

75
发表于 2014-9-14 09:14:04 |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这个帖子,压力好大

出0入0汤圆

76
发表于 2014-9-14 09:26:27 | 只看该作者
学无止境,带有兴趣的学,时间会短些,效率更高

出0入0汤圆

77
发表于 2014-9-14 09:57:20 | 只看该作者
要学到老的节奏

出0入0汤圆

78
发表于 2014-9-15 21:34:43 | 只看该作者
真多,   看不完

出0入0汤圆

79
发表于 2014-9-16 15:04:4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分享

出0入0汤圆

80
发表于 2014-9-20 12:24:49 | 只看该作者

绝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其实不需要OS

出0入0汤圆

81
发表于 2014-9-20 12:32:27 | 只看该作者
要不断的学习

出0入0汤圆

82
发表于 2014-9-20 12:38: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出0入0汤圆

83
发表于 2014-9-20 13:04:1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看完需要多长时间啊?!

出0入0汤圆

84
发表于 2014-9-20 13:04:5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把!!

出0入0汤圆

85
发表于 2014-9-20 13:05:4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什么看什么,用到什么学什么比较深刻

出0入0汤圆

86
发表于 2014-9-20 22:14:3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越学月觉得很多东西要学

出0入0汤圆

87
发表于 2014-9-22 17:08:5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学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学完阿

出0入0汤圆

88
发表于 2014-9-22 17:10:3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学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学完阿

出0入114汤圆

89
发表于 2014-9-22 17:48:31 | 只看该作者
电子感觉搞FPGA,MCU,MPU  板子还好,搞驱动还行,但是要学习的好多啊。累死都学不完。

出0入0汤圆

90
发表于 2014-9-27 09:09:13 | 只看该作者
reflecter 发表于 2014-7-22 09:05
跟帖荐书

A  嵌入式

大侠,A和C的书名是什么?从目录上看都是设计要点啊,打算买一本

出0入0汤圆

91
发表于 2014-9-27 11:14:06 | 只看该作者
先收藏,以后进阶会用得到

出0入0汤圆

92
发表于 2014-9-27 11:30:48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出0入0汤圆

93
发表于 2014-9-27 12:08:33 | 只看该作者
等下我去找找有PDF的书籍链接,贴下。

出0入0汤圆

94
发表于 2014-9-27 12:10:26 | 只看该作者
mark  楼主用心了....

出0入0汤圆

95
发表于 2014-9-27 12:16: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出0入0汤圆

96
发表于 2014-9-27 12:18:08 |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几本

出0入0汤圆

97
发表于 2014-9-27 12:29:44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感谢楼主分享!

出0入0汤圆

98
发表于 2014-9-27 12:34:22 | 只看该作者
嵌入式和ARM。。。Linux。。。什么关系啊

出0入0汤圆

99
发表于 2014-9-27 15:24:5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分享

出0入0汤圆

100
发表于 2014-9-27 15:51:36 | 只看该作者
34楼图片为毛看不见
回帖提示: 反政府言论将被立即封锁ID 在按“提交”前,请自问一下:我这样表达会给举报吗,会给自己惹麻烦吗?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Mark、顶等没有意义的回复。不得大量使用大字体和彩色字。【本论坛不允许直接上传手机拍摄图片,浪费大家下载带宽和论坛服务器空间,请压缩后(图片小于1兆)才上传。压缩方法可以在微信里面发给自己(不要勾选“原图),然后下载,就能得到压缩后的图片】。另外,手机版只能上传图片,要上传附件需要切换到电脑版(不需要使用电脑,手机上切换到电脑版就行,页面底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mobbs.com 阿莫电子技术论坛 ( 粤ICP备2022115958号, 版权所有:东莞阿莫电子贸易商行 创办于2004年 (公安交互式论坛备案:44190002001997 ) )

GMT+8, 2024-4-25 10:01

© Since 2004 www.amobbs.com, 原www.ourdev.cn, 原www.ourav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