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andylion2008 于 2016-3-16 10:37 编辑
0。建议学习BLHELI,虽是汇编,但编码相当规范,控制算法足够初学使用,我不讨论什么MK的,德国人不是神仙。
购买好赢铂金40A的老版电调,使用标准的电路设计,方便学习硬件电路和测试波形,不要买新版的,里面的元器件体积太小,不方便测试。
任何事情,一定要循序渐进!
任何事情,一定要循序渐进!
任何事情,一定要循序渐进!
作为初学者,最好从有感到无感,方波到FOC,基础扎实,会越来越有感觉的。
1。下载AN1078全套源代码
购买MCLV开发板(不要购买电机!随便淘宝一个额定转速4,5000RPM/12V的无刷马达就可以,不要用航模马达)
购买PICKIT3调试器
购买国产HANTEK CC-65电流钳(示波器是必备的!)
有了以上这些,就可以学习,开发无感FOC了。
2. 我的板子配套的代码是做电调所需的实例,可以极大缩短学习曲线!
售价688。
还有关键的高速无感FOC参考,不是什么抄的什么应用笔记之类的哄人的玩意。
没有无感FOC的源代码!但可以用DAVE自动生成来学习,性能会低很多。
建议使用英飞凌的M4核,在M0上跑高速,需要一定的功力才可以,作为学习,要先使用性能好点的芯片,比如ST的STM32F103或是F301之类的,飞思卡尔的KV10Z32VLFM7,DSPIC33EP32MC202,XMC4108(QFN48的超级好焊)。
3. 大疆的E310动力套装是非常好的借鉴!
可以借鉴硬件电路的设计
测试TI INSTA FOC的各种性能
可以观察各种信号波形,PWM频率是多少,死区有多大?都是很重要的。
个人看法:
说什么把理论搞通,仿真OK了,再去写代码就能轻松搞定,这是绝对骗人的鬼话!对业已成熟的东西才可以,对需要探索的东西基本不适用。这是老师讲课和演员演戏时才用的套路。
欣赏这种搞法的人是具有小资心态的眼高手低的考试派!不知道有几个搞仿真的博士可以做出TI的这种效果?!
我个人作为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的人相信,作为后发者,直接学习国外厂家的相关应用笔记,研究其代码,反复实践,积累相关经验,是快速掌握电机控制技术的捷径!
本田广告:实践出真知,可是相当的真理和信心的展示。
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刚开始不懂,当你按照应用笔记开始学习时,你就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慢慢地,会有更多的疑问,继续学习,会解决很多疑问,继续坚持,总会有某些问题纠缠着你,找资料求论坛,关键的东西人家是不会说 的,只能自己解决,就靠个人的真正能力了,这个时候,基本就是问题的本质体现时刻,一直徘徊不前,但脑中还在不断思考,等到大脑中通过重复获得了对问题的深度熟悉,总有一天,你会突然通过某个东西得到启示,问题迎刃而解!而这一切,都要靠实践去摸索,要靠勤奋来浇灌,熟方能生巧!
我们缺的不是理论,而是发现事物间隐藏的新的联系,这个才是关键,需要洞察力和经验,在这个面前,知识的多少和学历的高低是没有差别的!唯有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高人一等的人才能搞定,这就是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平的竞赛!不是低层次的价格战能够挑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