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6-13 15: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阿莫上一个帖子里是赞成加二极管的,但我得再次强调我的经验来自12V电瓶而非电瓶车48V电池组。
12V电瓶的充电器一般会充电至14.4V,因充电器输出电压最高14.4V,串联二极管后,电池充电电压被限制在约13.8V(电流减小后二极管压降会降低,按0.6V计算)
这个修改后的电压恰好是“相当标准且常见”的浮充电压,因为还没有达到析氢和析氧的值(单体析氧电压:2.35V,单体析氢电压:2.42V),所以13.8V是可以长期浮充的。
用久了的电瓶是不能充到14.4V的,用14.4V充电,旧电瓶充电电流始终降不下去,充电器是不会转灯的,电池会非常热,危险并极速损坏。
一般的输出14.4V的12V电瓶的充电器,串1个二极管充电能避免这些问题。
我不骑电瓶车,没有实物来试验,但从电路上来讲,串1个二极管应该是没多大用的,48V电池组均摊下来不够,至少要降到析氧电压,
对12V电瓶来说就是2.35v*6=14.1V,对48V电瓶来说应该是56.4V,
若按12V电瓶充电器的14.4V来考虑,48V电瓶车充电器是充到57.6V,(或者说空载输出)
那也就是需要降低至少1.2V,所以,串联的二极管(非肖特基)数量应该是最少2个最多4个,按可用容量和寿命取舍。
电瓶车充电器的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充电器应该是空载无输出的,需要给它个电压让它知道正确连接了电池,
但简单串电阻又导致充电电流从电阻走,二极管的限制被突破。
所以与二极管并联的东西还是改为一个二极管比较好,像这样:
D1, D2, D3, D4增加额外的压降来降低充电电压,D3, D4选装,D5提供电压给充电器检测(不是检测电池电压多少,是检测有没有正确接了电池)
仅供参考,请以在电瓶车实际操作过的坛友的意见为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