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ottom↓
回复: 63

燃油车才是人类的未来!我们一直被骗了石油会用完,其实石油是无穷无尽、取之不尽!

[复制链接]

出16170入6148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2:4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北坡发现了储量为12亿桶的大型油田。这是全美30年来发现的最大陆上油藏。石油为什么总会接连不断的发现,石油是无限的吗?


“能源圈”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回答了一个世人都关心的大问题:石油(天然气)的数量究竟是有限的,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石油数量的有限与无限,取决于石油成因理论。

这篇文章长达6000字,“能源圈”从这篇学术性非常强的文章里,提炼了最基本的观点,供大家先睹为快。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表述,还请大家看原文。

文章提到石油的两种成因理论——

有机成因理论认为:石油来自生命,生命体经过沉积埋藏并在沉积层内发生热演化生成石油烃类。

地球上生命物质的总量有限。按照有机成因理论,必然推导出石油峰值论和石油枯竭论。因此,石油是有限的。

无机成因理论:来自天文学、地质学、科学实验和勘探开发实践的证据表明,石油的主要成分烃类的大规模存在并不以生命的大规模存在为前提。同时,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否定了有机成因理论。因此,部分科学家们认可石油无机成因理论。

无机成因理论,让石油资源的数量高度放大,从人类的角度而言,可称作“无穷无尽”。

如此巨量的烃类来自哪里?来自地球最深处的地幔。在这里,超出常人想象的高温高压,让氢、碳以及各种金属元素形成烃碱,高温高压让烃碱流体向外溢出,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过程,一部分就形成了石油。

由于地核处,氢的数量极为庞大,从某种角度而言,石油也就成了取之不竭的物质。

这样形成的油气,专业术语叫“幔源油气”。深入研究幔源油气理论的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崔永强博士认为,全世界没有一个油气田已经枯竭,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始终在增长,就是因为随着地幔烃碱流体源源不断地上升,其中烃类组分源源不断地向储层和已发现油气藏供给。

如果应用幔源油气理论开辟新的勘探领域,油气供应将大大增加,人类将真正进入廉价石油时代。

阿莫论坛20周年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爱护!!

一只鸟敢站在脆弱的枝条上歇脚,它依仗的不是枝条不会断,而是自己有翅膀,会飞。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2:4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采访原文:

有机成因被热力学定律“一票否决”

【中国化工报记者】长期以来,石油成因一直存在两种理论解释,即有机成因理论和无机成因理论。传统理论一直认为石油为有机成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石油有机成因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无法解释很多现象,对此您怎么看?

【崔永强】石油有机成因理论认为石油来自生命,由死亡的生命体经过沉积埋藏并在沉积层内发生热演化生成石油烃类。大家耳熟能详的陆相生油理论、海相生油理论和近两年被热捧的非常规油气理论,都以有机成因为基础。因为地球上生命物质的总量有限,必然推导出石油峰值论和石油枯竭论。给国家和民众的印象就是石油将会枯竭,石油工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幸运的是,这个让人们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的石油理论已经被彻底证伪了。证据来自天文学、地质学、科学实验和勘探开发实践。例如,降落到土卫六上的探测器发现了甲烷的湖泊和海洋,土卫六表面温度零下180℃,那里没有生命,甲烷来自土卫六深部。这说明烃类的大规模存在并不以生命的大规模存在为前提。以往认为姥鲛烷和植烷是生命物质特有的生物标记物,并作为石油来自生命的证据。现在地幔岩捕掳体和陨石中同样发现了姥鲛烷和植烷,说明所谓的生物标记物并非生命物质所特有。诸如此类的有机成因立论依据已经被一一驳倒。

如果说个别例证的多解性还有机会让有机成因理论继续为自己辩护的话,那么,化学热力学则没有给有机成因理论留下任何辩解的余地,因为有机成因所描述的生油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众所周知,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科学定律,它要求自发的热力学过程必须是熵增的。比较生命分子和烃类分子,烃类分子由C、H两种元素构成,是C-H体系,称碳氢化合物;而生命分子普遍含有C、H、O三种元素,是C-H-O体系,称碳水化合物。化学热力学计算表明,所有生命分子的化学势均小于甲烷,且随其聚合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反,乙烷以上烃类分子的化学势均大于甲烷,且随其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从生命分子演化到烃类分子,是一个从低化学势演化到高化学势的过程,它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关于自发过程必须向熵增方向演化的规定。因此,有机成因理论被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票否决。

【中国化工报记者】既然石油有机成因被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票否决”,那么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无机成因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崔永强】从19世纪的俄罗斯学者门捷列夫、索柯洛夫到20世纪的前苏联学者库德梁采夫、克鲁泡特金,他们都从宇宙观察中得到启发,认为烃类不仅在太阳上有,在地球中也有。我国学者杜乐天认为,烃类是液态外地核射出的氢元素与地幔中的碳元素发生气化作用的产物,烃是地幔烃碱流体必然组分。化学热力学计算和高压试验支持烃类的地幔起源。根据俄美两国科学家合作发表的成果,他们用地球上最普通、最不容易生成重烃的物质——大理石(CaCO3)、氧化亚铁(FeO)和蒸馏水(H2O)三种原料完成的高压实验表明,当压力达到5万个大气压、温度达到1500℃时,系统自发地产生具有天然石油分布特征的甲烷,乙烷,正丙烷,2-甲基丙烷,2,2-二甲基丙烷,正丁烷,2-甲基丁烷,正戊烷,2-甲基戊烷,正己烷,2-甲基己烷,正戊烷,2-甲基戊烷,正己烷,直到正癸烷,乙烯,正丙烯,正丁烯,正戊烯。

上述实验表明,从甲烷形成烷属烃只有在压力大于3万个大气压、温度大于700℃时才有可能。这个压力条件相当于地下深度100千米。因此,来自生命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分子C6H12O6所代表碳水化合物,要形成乙烷以上的碳氢化合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可能的。这个实验同时否定了费-托合成反应(包括在低压下生命物质加氢)生成天然石油的可能性。因为低压下完成的费-托合成高度受控,有用中间产物需要不断移除,而地层条件下并不存在这样的过程。

化学热力学和高压实验成果是石油无机成因从科学假说迈向科学理论的重要转折点。石油只有在地幔的温压条件下才能生成的结论,把石油无机成因研究聚焦到幔源油气。

地球的油气不会枯竭

【中国化工报记者】既然石油不是来自于生物有机质,那么石油到底来自哪里,幔源油气理论如何解释石油成因?

【崔永强】我们在松辽盆地周边的玄武岩喷发通道附近找到大量地幔岩捕掳体,它们是玄武岩岩浆爆炸喷发过程中携带到地表的地幔橄榄岩碎块。我们从中萃取出石油烃类,烃类分子碳数分布范围是C13~C34。

显然,形成幔源油气的基本元素H和C是地球内部固有的。H和C在太阳系元素丰度中位列第一和第四。H是太阳系中最重要的元素,占太阳质量的55%。它在地球内部也是最重要的气体成分,主要集中于外地核液态铁之中。地球外地核压力达到136万个大气压,温度高达4000℃。46亿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向外释放强大的氢流,氢气化碳形成烃类是地核排氢作用的必然结果。以烃类为主的地幔挥发分和以钾钠为主的碱金属两大类组分共同构成了地幔烃碱流体。

地幔烃碱流体在地幔中呈超临界态,赋存于岩石圈之下巨厚的上地幔软流层中。随着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上地幔软流层在重力均衡作用下将不断向上隆起,其中蕴藏的烃碱流体将伴随着软流层上隆汇聚到软流层隆起顶部。上地幔软流层隆起上拱导致上覆岩石圈出现张性破裂。汇聚于隆起顶部的烃碱流体将沿着这些张性破裂进入中地壳,并通过上地壳断裂进入沉积盆地和沉积层。地幔烃碱流体进入上地壳时,因为温度和压力下降,其相态将由超临界流体爆炸相变为高含烃高含碱的热液。在地幔烃碱流体上升的过程中,其中碱质组分将不断与围岩发生碱交代作用,萃取围岩中的矿质并携带到地表分异形成各类金属非金属矿床;其中烃类组分将沿途进入圈闭形成油气藏,剩余部分将继续上升进入盆地水体和大气。地幔烃碱流体不仅通过上地壳断裂进入沉积盆地,还将通过上地壳断裂进入盆地周边的山体。因此,盆地周边山体上的金属非金属矿床伴生烃类,而盆地沉积层及油藏中则含有高品位的金属非金属矿产。

【中国化工报记者】石油既然被证实为无机成因,来自于地球深部,这是否表明地球的油气不会枯竭?

【崔永强】是的。全世界没有一个油气田已经枯竭,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始终在增长。以松辽盆地为例,其地表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仅400~500毫米,而年蒸发量通常为1100~1600毫米。但松辽盆地地表的碱泡常年蓄水,并没有干涸,说明存在地下供给。结合碱泡的高含碱量,我们可以确定供给碱泡的高含碱地下水就是从地幔深处上升到地表的烃碱流体。因为松辽盆地周边既没有海水供给,沉积层本身也不发育碱源,碱的唯一来源只能是来自盆地深部。全世界没有一个油气田已经枯竭,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始终在增长随着地幔烃碱流体源源不断地上升,其中烃类组分将源源不断地向储层和已发现油气藏供给。

关于幔源油气补充油气田的例子很多,如中国近海的PL19-3油田的天然气沿垂直断裂带在不断地逸散,而PL19-3油田却仍有巨大储量,表明自成藏以来一直有深部油气补给。美国墨西哥湾尤金岛330区块油田于1971年发现,到1997年底已采出原油1.59亿立方米,而当时计算的可采储量仅0.488亿立方米,表明原油一直有新的补给,油气组分也有变化;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盆地的罗马什金油田于1948年发现,计算可采储量20亿吨,到2002年已累计产油30亿吨。科学家们还发现,加利福尼亚海湾中部的Guaymas盆地热液喷口石油14C年龄平均仅为4692年,证明石油的生成并非几百万年前已经结束,而是正在进行之中。

幔源油气生成过程是地球演化过程的组成部分。只要地球演化没有终止,石油生成就不会终止。从人类的角度看待幔源油气供给,完全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以形容。

探井成功率大幅提高不是梦

【中国化工报记者】请您谈一谈幔源油气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国际油气界利用幔源油气理论寻找油气的成功实践。

【崔永强】从笼统的石油无机成因发展到幔源油气,使油气成因研究摆脱了与石油有机成因的缠斗,不必再去处处求证有机成因理论提出的种种似是而非的论点,而把目标锁定到幔源油气生成、运移和分布的研究上,这是油气理论的重大进步。

我国有两大原创理论作为幔源油气研究的理论基础,一个是著名核地质专家杜乐天先生开创的烃碱流体地球化学理论,另一个是著名化工地质专家李扬鉴先生开创的大陆层控构造理论。烃碱流体地球化学理论从金属矿床成因的角度追溯到地幔烃碱流体的总根源,成功地论证了铀矿、钨矿、铁矿、金矿等矿床的热液成因,回答了油、气、盐、卤水、金属热液矿床共生的根本原因。大陆层控构造理论论证了与上地幔软流层沟通的盆地富集油气,而与上地幔软流层缺乏沟通的盆地缺乏油气,具体提出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和西部压陷盆地的构造控油模式。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有机成因理论根深蒂固,国内并没有开展以无机成因理论为指导的勘探开发实践。尽管在松辽、渤海湾、苏北和三水等盆地发现了幔源二氧化碳气藏,并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中发现了幔源烃类气藏,这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勘探发现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幔源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来自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科学家称他们的理论为深成无机论。2009年,俄罗斯科学家发表了他们在西西伯利亚盆地的勘探成果,他们掌握了小断距基底走滑断层控制油气藏的规律性,运用三维地震技术在叶特-普罗夫油田的侏罗系油层钻探37口井,全部获得工业性油流,探井成功率达到100%。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探井成功率仍然在10%~30%附近徘徊。

【中国化工报记者】我国如果运用幔源油气理论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前景?

【崔永强】大庆探区2016年海拉尔盆地、松辽盆地深层、松辽盆地中浅层的探井成功率指标,分别为30%、40%、50%。在含油气盆地有大量探井和生产井存在的条件下,给出上述探井成功率指标,说明我们的勘探研究水平仍然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有机成因理论的束缚。

传统勘探的核心工作就是优选圈闭,但有机成因理论无法回答圈闭中是否有油气,只有通过钻井进行检验,因此勘探实践本身变成了试错的过程,探井成功率只有10%~30%。而幔源油气理论明确指出油气来自小断距基底走滑断层,分布在基底走滑断层控制的沉积层断裂体系中,圈闭的含油气性受控于断裂体系的三维应力状态,因此能够直接勘探幔源油气的释放窗口,并获得100%的探井成功率。

传统勘探认为超过生油门限就不可能找到油气。而事实上,只要在上部储层发现油气,其深部储层就一定能发现油气,因为油气是从深部向上运移的。

传统勘探范围局限于生油岩附近,而事实上全球基岩勘探已经发现248亿吨储量,早已突破了生油岩的限制。幔源油气理论认为只要发育供油供气断裂和储层,有圈闭遮挡就可成藏,从而极大解放了勘探空间和领域。

有机成因理论指出石油即将枯竭,推动全国各油田大力开展三次采油,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最终采收率。但化学驱措施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注入储层后,这些高分子将驻留在储层中并最终阻塞储层的渗流通道,结果将大面积报废开发井网。幔源油气理论指出深部油气正在源源不断地向上供给,只有有效保护储层,才能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按照深部油气供给速度来设计油田的开发速度,才能真正实现开发效益最大化。

幔源油气理论将开辟新的勘探领域,实现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双增长,真正实现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乐观地说,根据中国石油工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应用幔源油气理论,将节约50%以上的勘探开发成本,其中巨大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同时,大庆油田将重上5000万吨。

我国应支持幔源油气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化工报记者】据记者了解和观察,石油无机成因及幔源油气理论还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原因到底有哪些?

【崔永强】先进的石油理论不被接受,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高校石油地质学教材有十几个版本,其中最开明的也仅用两页半的篇幅来介绍无机成因,大部分教材根本不提无机成因。几十年教育下来,很多行业内的人都不知道油气无机成因这回事。外部原因是,几十年来,西方石油资本大力鼓吹石油峰值论,告诉全世界石油即将枯竭,为控制世界石油制造舆论。

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当西方石油资本公然把世界油价推高到每桶147美元的时候,我国石油领域权威没有任何人对此提出质疑。直到世界油价突然下降,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石油如此之多。时下兴起的页岩气革命,就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页岩本不生气,也没有巨大储量滞留其中,更不存在美国能源信息署所说“中国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这回事。美国页岩气最好的区块在页岩硅质含量最高的地方,页岩硅质含量高达85%以上。之所以高含硅页岩区块的产量最高,是因为它的压裂效果最好,能够长期保持人工裂缝的存在,这个人工裂缝就是页岩层与深部气源沟通的通道。一旦通道关闭,产量就会突然降低,出现所谓“L型生产曲线”。据了解,我国在四川和重庆发现的页岩气,并不在纯粹的页岩中,是水平井和大规模水力压裂成就了这些勘探发现。

【中国化工报记者】您对我国开展幔源油气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有哪些建议?

【崔永强】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和无机成因理论之争,是石油工业前途和命运之争。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我们正在亲身经历的过程。有机成因理论抹杀寻找新生油气储量的希望、正在指导各大油田进行破坏性开采。所以,必须彻底认清其违背客观事实的本质。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革新勘探开发指导理论。用幔源油气理论取代陆相生油理论和非常规油气理论;二是全面停止化学驱三次采油生产应用,该措施不能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反而伤害储层,造成大面积井网报废,大量消耗开发成本,造成严重的地下和地面污染;三是设立国家、企业、油田三级“幔源油气研究中心”,用体制和制度保障幔源油气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并及时应用于油田生产;四是把松辽盆地和大庆油田作为国家幔源油气研究和生产示范基地,率先设立《松辽盆地幔源油气地质特征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五是修改大中小学教材与石油生成理论有关的内容。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7:0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嚯,中国专家,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8:0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说南方的湿热北方人受不了。

以前总听说同样的高温,北方舒服很多。那时觉得是错觉吧?

现在才知道是真的,因为南方湿度大, 北方干燥。

出0入8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08:01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说南方的湿热北方人受不了。

以前总听说同样的高温,北方舒服很多。那时觉得是错觉吧? ...
(引用自4楼)

体感温度和气象局温度的差距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08:01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说南方的湿热北方人受不了。

以前总听说同样的高温,北方舒服很多。那时觉得是错觉吧? ...
(引用自4楼)

在气象局待过 测试计是放在郊区的草地上 离地面高度1.5米  温度肯定会比市区低一些 所以现在增加了地表温度和体感温度的报道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8: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08:01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说南方的湿热北方人受不了。

以前总听说同样的高温,北方舒服很多。那时觉得是错觉吧? ...
(引用自4楼)

闷热和干热的区别,其实都很难受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8:5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08:01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说南方的湿热北方人受不了。

以前总听说同样的高温,北方舒服很多。那时觉得是错觉吧? ...

(引用自4楼)

哈哈,发错帖子了 :)

出0入30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8:5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恒星的核聚变反应不同,地球没有恒星那么大的质量,所以地球的内部产生的是核裂变,石油是核裂变的产物。但我们还不能肯定石油的过渡使用有多少坏处。地球是太阳系里类地行星里最大的,尤其是内核的密度。但随着零星的自然的随机的核反应逐渐减少逐渐结束,就说明地球的内部大元素越来越少,地球会失去磁场,宇宙射线将摧毁人类,只不过我们这代人赶不上就是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达尔文的生物质进化论也是一样。。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09: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bmx311 发表于 2022-8-29 08:58
与恒星的核聚变反应不同,地球没有恒星那么大的质量,所以地球的内部产生的是核裂变,石油是核裂变的产物。 ...
(引用自9楼)

嗯,你说的这个就是火星历史

出50入255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问题不是石油不够了,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平均温度”上升,产生类似今年的极端天气。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词,碳达峰和碳中和,还有就是能源安全。
只要使用石化能源,只要这个能源的来源是地球里存的,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注意,地球过热的特征不是越来越热,而是气候不稳定,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十年一遇年年有,百年一遇到处是,动不动就突破历史极值,就是这几年的气候写照,而且更可怕的是,一旦突破的原有的大气平衡,原来的稳态被破坏,就像电动平衡车的平衡态,小的扰动能找回来,大的扰动可能造成更大的自激振荡,很快就崩溃了,当然很可能以后能建立新的平衡,但是这个过程,大多数人类未必能挺的过去。现在我们大多数是生活在一个协作体系之中,离开这个协作体系,大多数人很难独立生存。
回到问题,只有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这些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的能源,才能延缓这个趋势,这里就涉及到能量存储和搬移问题,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电能,未来是微型化核能。
再说能源安全,反正中国人要过好日子,这是我们的诉求,外国人不能接受中国人人家能源消耗和他们一样,因为如果中国人也达到了那么高的人均能源消耗,地球受不了,那么因为能源问题而导致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必然会随着中国发展而出现,这个不是我们高调或者低调能解决回避的,这个是早晚发生的,除非你不发展,你不要试图过他们正在享受的生活。而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能源不能自给自足,越发展缺口越大。一方面通过政治的军事的方式保证我们能够不停的进口各种能源载体,不论是主粮还是蛋白质,不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另外一方面,有限土地上开发自己的能源,做到当被掐断来源时能够勉强自给自足。
以上是每个人都应该想明白的背景。

电车用电,电的来源可以是风,太阳,水,等等,这些都不够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油用煤发电,适用性强,而且电车的成本低,更耐用,效率高,当然也有其他解决方案,比如氢燃料电池,本质也是能量的存储和搬移方案。我们目前赌了电这个科技树分支,没有结果之前谁也不能说对或者错。
所以发展电动汽车,不是仅仅为了汽车行业,更主要是能源安全。

出0入9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2:4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29 12:09
三个词,碳达峰和碳中和,还有就是能源安全。
只要使用石化能源,只要这个能源的来源是地球里存的,就会增 ...

(引用自13楼)

风、太阳、小水电现阶段基本没有实用价值,调度太麻烦,发的电没人愿意用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2:4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29 12:09
三个词,碳达峰和碳中和,还有就是能源安全。
只要使用石化能源,只要这个能源的来源是地球里存的,就会增 ...

(引用自13楼)

地球上的锂电池原料快用完了。没有原料,谈何安全?

出0入12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石油的产生和生物无关,那月球上/火星上/.......是否都存在石油?

出0入75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2: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29 12:09
三个词,碳达峰和碳中和,还有就是能源安全。
只要使用石化能源,只要这个能源的来源是地球里存的,就会增 ...
(引用自13楼)

谈到电车和能源,简单算一笔账,先说从输配电到车轮上的效率,电网多次升降压,配电到各家,每1000KM损耗大概是3%~5%,设备落后的地区损耗更大,按当地有供电能力算,输配电效率算90%。电车充电效率,按80%算,电车的电能使用率,按90%算,还有输配电设备、充电桩自身功耗,这些损耗都加起来,电车的电能使用效率大概60%~70%应该算比较合理。按高效火电发电效率60%~70%算,从煤到车轮上的效率,不过40%左右,比很多新型汽油发动机效率都低,更比不上柴油发动机的效率,这么算,电车从哪点可以节省能源?
风电、太阳能就不说了,发电量能跑赢成本的时候再说,水电有地域性,离水电站远的地方需要长距离输电,在输电环节效率降低太多,还需要大量资源建远距离输电网。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3:0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v2004 发表于 2022-8-29 12:48
如果石油的产生和生物无关,那月球上/火星上/.......是否都存在石油?
(引用自16楼)

发生产生石油的核聚变,可能需要一定条件。月球火星有可能不一定满足。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3: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carefree1986 发表于 2022-8-29 08:54
闷热和干热的区别,其实都很难受
(引用自7楼)

闷热和干热的区别,大了去了。
因为水蒸气会吸热,所以空气的湿度高低就决定了人体温度感觉。
在北方,只要补足水分,其实不难受(我现在就在西北)。夏日炎炎,西北的风却是凉爽的,只要你不在太阳下,真的很舒服。
西北不需要空调,连风扇都不能吹太久,否则就流鼻水了。

出0入1209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3: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好几个石油资源枯竭进而导致整个城市衰败的城市,楼主位的理论好像支撑不住。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3: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sunliezhi 发表于 2022-8-29 13:06
闷热和干热的区别,大了去了。
因为水蒸气会吸热,所以空气的湿度高低就决定了人体温度感觉。
在北方,只 ...
(引用自19楼)


你们那里还是不够干热,你到京津冀 山东  河南 的夏天试试就知道干热有多难受了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4:0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tten 发表于 2022-8-29 13:49
国内好几个石油资源枯竭进而导致整个城市衰败的城市,楼主位的理论好像支撑不住。 ...
(引用自20楼)

石油只是局部给开采完。整体并没有减少。

出0入8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4: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电车普及到农村不现实,这两年我们那才解决空调用电问题,农村用电的变压器太小,基本上带不动那么大的量的用电设备。

出0入1209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5: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skype 发表于 2022-8-29 14:16
感觉电车普及到农村不现实,这两年我们那才解决空调用电问题,农村用电的变压器太小,基本上带不动那么大的 ...
(引用自23楼)

你这是瞧不起国家电网嘛。另外农村没事儿就慢充搞呗。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6: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carefree1986 发表于 2022-8-29 13:56
你们那里还是不够干热,你到京津冀 山东  河南 的夏天试试就知道干热有多难受了 ...
(引用自21楼)

刚刚查了河南郑州湿度82%,山东临沂湿度99%,北京湿度都有70%, 石家庄湿度80%。
   这哪里是干热,明明是湿热嘛。
西北的湿度是多少?  伊宁 25% , 甘肃张掖36%, 乌鲁木齐18%。  这才是干热。

出0入1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6:3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广油车怎么弯道超车,我们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电动车据说已经宇宙第一了

出0入9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6: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13:03
发生产生石油的核聚变,可能需要一定条件。月球火星有可能不一定满足。 ...
(引用自18楼)

我也在想是不是火星上也可能有石油
如果火星质量条件不满足
太阳系唯一满足和地球差不多质量的就是金星了
金星表面厚厚的二氧化碳是不是还真有可能有大量的石油存在造成的呢
这个说法之前一直没听说过
大家印象中都是植物化石变成煤
动物化石变成石油
后来有人研究认为动物化石不会变成石油
石油也是由植物化石变成的
现在又有新的颠覆的说法了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6: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我信阿莫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6: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kitten 发表于 2022-8-29 15:26
你这是瞧不起国家电网嘛。另外农村没事儿就慢充搞呗。
(引用自24楼)

就是瞧不起国家电网,现在连四川电能都没有搞定,等全部换电车了,看看会是什么样的现象。

就目前而言,就算是只有一半的车换成电车,国家电网都受不了。

出0入4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6: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liezhi 发表于 2022-8-29 16:21
刚刚查了河南郑州湿度82%,山东临沂湿度99%,北京湿度都有70%, 石家庄湿度80%。
   这哪里是干热 ...
(引用自25楼)


7月下旬后进入8月份后华北进入雨季,在7月中上旬的时候湿度很低的

出0入1209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7: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xmlbb 发表于 2022-8-29 16:50
就是瞧不起国家电网,现在连四川电能都没有搞定,等全部换电车了,看看会是什么样的现象。

就目前而言, ...
(引用自29楼)

相反我觉得农村可能会更普及,而且会掩盖电动的一些缺点。第一是农村可以随意拉线安装充电桩,没有城市的各种限制。第二是农村的出行范围不会太大,没有里程焦虑问题,第三电车的用车成本低,农村用电可以申请错峰用电,进一步降低,这个是城市充电桩没法比的。

出0入13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7: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车会带来电网的极大问题,尤其是负载不平衡的,大功率导致电网的无功效率不好控制,所以.......迟早电网会崩溃的!

出0入75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7: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kitten 发表于 2022-8-29 17:43
相反我觉得农村可能会更普及,而且会掩盖电动的一些缺点。第一是农村可以随意拉线安装充电桩,没有城市的 ...
(引用自31楼)

全换电车,电网容量不够,到时候就是摇号充电,或者按尾号充电。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7: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kitten 发表于 2022-8-29 17:43
相反我觉得农村可能会更普及,而且会掩盖电动的一些缺点。第一是农村可以随意拉线安装充电桩,没有城市的 ...
(引用自31楼)

目前的电网承受不了的,别说远,就现在,夏天,大家都开空调的情况下,电网的电压都会下降的不稳定。

想想,如果每家都有一台电车要充电,那是个大问题。

出0入1209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7: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Doding 发表于 2022-8-29 17:49
全换电车,电网容量不够,到时候就是摇号充电,或者按尾号充电。
(引用自33楼)

用电需求不是某一天突然上来的,电网扩容也不是一天能扩上去的。 20年前每家只有一个灯泡还经常停电呢,这些都阻碍不了技术的发展的。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8: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kitten 发表于 2022-8-29 17:58
用电需求不是某一天突然上来的,电网扩容也不是一天能扩上去的。 20年前每家只有一个灯泡还经常停电呢, ...
(引用自35楼)

当年国家说,三峡建设好了,电价1毛钱,而且再也不需要为缺电发愁了,现在呢?

科技的发展当然是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是涉及能源,我感觉电网hold不住的,特别是全国汽车动能都要从电网走,想想没有电车之前,全国每次要耗掉多石油,再反算国家电网的建设容量,这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

出0入618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9: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热力学计算表明,所有生命分子的化学势均小于甲烷,且随其聚合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反,乙烷以上烃类分子的化学势均大于甲烷,且随其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从生命分子演化到烃类分子,是一个从低化学势演化到高化学势的过程,它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关于自发过程必须向熵增方向演化的规定。因此,有机成因理论被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票否决。


不是很懂化学热力学,不过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是常见现象,化粪池里面的沼气、动物打嗝、放屁都含有甲烷,怎么就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了呢?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9: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下一页 于 2022-8-29 19:11 编辑
Doding 发表于 2022-8-29 12:58
谈到电车和能源,简单算一笔账,先说从输配电到车轮上的效率,电网多次升降压,配电到各家,每1000KM损耗 ...
(引用自17楼)


的确有效率问题,但是比别的能源转换效率要高得多的多,比如燃油汽车的热风空调完全靠发动机的散热,但是电动车的热风就得靠电,因为电机的热损耗没那么大。

我的逻辑是推广非化石能源的发电,然后用电驱动车,这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条必由之路,虽然这么做目前看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

我再描述一遍我的逻辑,中国要发展----世界环境受不了----碳中和碳达峰----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都只能转换为电或者是氢-----中国目前选择的是电,日本选择的是氢,目前不知道哪条道路是对的------所以要发展电车。

出0入442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9:1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zhuli 发表于 2022-8-29 19:01
不是很懂化学热力学,不过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是常见现象,化粪池里面的沼气、动物打嗝、放屁都含有甲烷, ...
(引用自37楼)

好像是细菌/微生物/厌氧菌的作用。。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xmlbb 发表于 2022-8-29 18:02
当年国家说,三峡建设好了,电价1毛钱,而且再也不需要为缺电发愁了,现在呢?

科技的发展当然是能解决 ...
(引用自36楼)

当然有忽悠的成分,也有利益集团分走了利润,但是也有很重要的因素是三峡建设之前,全国电力需求量远远小于目前全国的电力需求。

1990年6000亿度电,2000年15000亿度电,2010年40000亿度电,2020年70000亿度。所以,三峡的发电量800亿度,在1990年是将近全国的1/8,在2000年是1/20,在2020年是1/100,所以对电价的影响越来越小。
当初那么宣传肯定有不严谨的地方,但是电价没降下来确实也有客观原因。

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电力系统功不可没,电价一直没涨,电力系统功不可没。

出0入618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1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wye11083 发表于 2022-8-29 19:14
好像是细菌/微生物/厌氧菌的作用。。
(引用自39楼)

假如说细菌/微生物/厌氧菌提供了生物分子变成烃类分子的能量,那这个能量又是来自哪里?

细菌/微生物/厌氧菌应该是以这些有机废物为“食物”才对啊,怎么还反过来提供能量了?

如果外部提供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作为能量,是否也能将生命分子转变成烃类分子呢?

出0入84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2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xy-mcu 发表于 2022-8-29 10:12
现在问题不是石油不够了,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平均温度”上升,产生类似今年的极端天气。 ...
(引用自12楼)

这又是另一个伪科学,地球本身有一个温度周期,恰好现在处于升温的周期上,为什么不是因为升温后将冻土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了呢,很多理论逻辑不能推敲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20:5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29 19:05
的确有效率问题,但是比别的能源转换效率要高得多的多,比如燃油汽车的热风空调完全靠发动机的散热,但是 ...
(引用自38楼)


这个逻辑怎样来的?“中国要发展----世界环境受不了”

怎么总认为别人要害你?

中国现在跟俄罗斯结盟,还怕欧美?

怕欧美就不会跟俄罗斯结盟了。

出0入17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21:3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商鉴定月经贴,石油天然气中都有有机碳,多个科学家经过多次试验,明确指向是动植物产生的碳。
大家玩的高兴就好。

出0入618汤圆

发表于 2022-8-29 22: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20:53
这个逻辑怎样来的?“中国要发展----世界环境受不了”

怎么总认为别人要害你?
(引用自43楼)

这是国内媒体断章取义歪曲了奥巴马的一句话,他说的大意是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发展地球会承受不了,然后小粉红就抓住这句话作为美国踩在中国头上不让中国发展的有力证据。

其实当时奥巴马是在一个环保峰会上说的这句话,他整体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中国不能重复走美国工业革命时代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以中国的人口这样玩地球环境会承受不了。中国应该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领域大力投入,走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大国应有的责任。

出0入300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4:3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米国对我们的态度而言没什么好分析好理解的。比如说我们想吃猪肉,然后就把活蹦乱跳的猪杀了吃肉了。但其实我们和猪根本就没有刻骨的仇恨,杀猪只是想吃了他的肉而已。环保问题,气候问题,经济问题,甚至一些领土主权问题都是米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因为你过得好了没事,但你过的好了导致米国人民过不好就不行了。这不,吃饱饭还没几天,我们又在很多地方指责米国了,很快我们就能发现别人狰狞的一面了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05:0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gdiy 发表于 2022-8-29 21:39
智商鉴定月经贴,石油天然气中都有有机碳,多个科学家经过多次试验,明确指向是动植物产生的碳。
大家玩的 ...

(引用自44楼)

石油天然气中都有有机碳,这个结论我认为也不一定可靠。

1。有机碳的判断方法,是否就正确?

2。地球可以开采的石油靠近地表,被有机碳污染很正常。

出0入618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6: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30 05:07
石油天然气中都有有机碳,这个结论我认为也不一定可靠。

1。有机碳的判断方法,是否就正确?
(引用自47楼)

我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提出疑问。要讨论有机碳的判断方法是否正确,起码要知道有哪些判断方法,可能的误判点在哪里,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

提出质疑是很容易的,但没有证据的质疑是苍白无力的。

例如我也可以张口就问:热力学三大定律,是否就正确?

出0入75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29 19:05
的确有效率问题,但是比别的能源转换效率要高得多的多,比如燃油汽车的热风空调完全靠发动机的散热,但是 ...
(引用自38楼)

“非化石能源”指的是什么?太阳能、风电、核电、水电?不考虑资源成本和产出的比例吗?除了水电,哪个收益能超过成本,太阳能、风电回本都难,核电是把大头的成本留给了未来。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9: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rightchl 于 2022-8-30 09:24 编辑

      碳中和是由欧盟最早提出,指的是国家、企业、产品、活动、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得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或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的零排放。
      2015年《巴黎协定》签定,要求全球气温控制在工业化前2度以内,每5年审查一次各国对减排的贡献,从此全球碳中和正式开始。欧盟主导碳中和,明面上是为了控制温室效应,但实质上,欧洲是希望上则制约美元,摆脱石油美元体系,下则提出“碳总量限制”,打压收割发展中国家。各个国家按《巴黎协定》都分配到了减排任务,如果不减排,就会对这个国家征收高额税款,市场会被限制,减排做不到,你可以通过碳交易找别的国家买碳排放指标。欧美这些国家掌握高端制造业,污染重高能耗的工厂都放在发展中国家,因此欧美碳排少,发展中国家碳排多,那欧美可以一直薅发展中国家羊毛,靠卖碳排放锁死发展中国家的上升通道。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armok. 发表于 2022-8-29 20:53
这个逻辑怎样来的?“中国要发展----世界环境受不了”

怎么总认为别人要害你?
(引用自43楼)

这个跟政治无关,跟外交无关,全世界的生态气候承载能力有限,人类活动已经使得这个承载达到极限,目前的气候问题就是证据。
之前我们经济落后,人均耗能比较少,西方国家人均耗能远高于我们,对应的表现就是他们过的比我们舒服,比如他们的饮食以蛋白质为主,比如牛奶牛肉,我们都知道牛放屁排放甲烷,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他们全天候采用空调,他们出门就是汽车等等,
现在我们要发展经济的目的也是要我们的人民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但是地球气候的承载能力又到了极限,要么让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过点不那么奢侈的日子,我们知道他们不同意,但是我们自己要发展,谁也不能拦着,前几年柴姓女记者那个网络纪录片,中间化工部门的院士表达的观点也是这个观点,你不能因为环境问题不让中国发展。

这是我说的,中国要发展----世界环境受不了,这个论点的论据

所以我认为问题的核心不是石油够不够用的问题,而是石化能源能少用就少用,问题的核心是气候问题,是碳排放。

高端专访|前美国气候特使斯特恩:气候问题不是被夸大,而是被低估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62588

这个已经是共识了。

我们讨论技术问题,不讨论正直,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也不是保皇,也不是五毛,也不是恨国,我只是站在我和我的族群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9: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Doding 发表于 2022-8-30 09:20
“非化石能源”指的是什么?太阳能、风电、核电、水电?不考虑资源成本和产出的比例吗?除了水电,哪个收 ...
(引用自49楼)

你讨论成本的时候,只讨论生产或者转换这种能源的人工和工业成本,但是如果考虑环境因素,考虑碳排放,化石能源的成本就远远大于那几种新能源。

我们都是搞技术的,任何产品从设计之初到最终稳定,都需要一个不断试错,不断迭代的过程,多少好产品就是在这个迭代过程中倒下,比如小黄车作为前浪被拍在了沙滩上,风能,太阳能,在使用不普遍的情况下,没法试错,其技术没法迭代,因为产量的原因,成本也很难降下来,但是随着大量推广,其成本终究会降低,技术也会更新,就好比电动汽车,一开始的电动汽车都是工业垃圾,比如知豆那种,但是经过这几年发展,电动汽车的技术,我们终究站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电动汽车也有了相对广泛的应用

你不能用一开始不靠谱的知豆否定电动汽车这条路不正确。

另外,如果环境进一步恶化,不排除要对化石能源的运营收税以调节其比例,这时候,你再看他们的成本,就是另外一个算法了。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0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gzhuli 发表于 2022-8-29 22:08
这是国内媒体断章取义歪曲了奥巴马的一句话,他说的大意是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发展地球会承受不了,然后小 ...
(引用自45楼)

事实上,我同意奥巴马的观点,
我们要发展,谁也不能拦着,
但是我们不能走高耗能的老路,我们得充分利用可循环使用的能源,充分利用当时当下的太阳能。

出0入75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10: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30 09:38
你讨论成本的时候,只讨论生产或者转换这种能源的人工和工业成本,但是如果考虑环境因素,考虑碳排放,化 ...
(引用自52楼)

我说的是资源成本,不是生产制造的价格成本,光伏发电,生产太阳能板、输变电设备,占用大面积土地导致太阳能板下方植被光照不足,这些都是资源成本,还有设备寿命到期后的回收处理,也是高污染,这些都算在碳排放里,不一定比火电碳排放少。大量风电场导致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会对生态环境有多大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影响肯定是存在的,这些对碳排放的影响,难道就比火电少吗?只看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不考虑整个产品周期的资源占用和污染,那核能是最好的,因为核能把核废料处理需要使用的大量资源成本都让给子孙后代承担了。

出0入24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离开了石器时代,并不是因为石头枯竭了。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1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Doding 发表于 2022-8-30 10:54
我说的是资源成本,不是生产制造的价格成本,光伏发电,生产太阳能板、输变电设备,占用大面积土地导致太 ...
(引用自54楼)

我也同意综合考虑,但是不能因为新事物有问题而否认新事物,而是应该解决问题
也不能因为老事物曾经立了功,所以就不能批评不能改进

出0入75汤圆

发表于 2022-8-30 11: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30 11:25
我也同意综合考虑,但是不能因为新事物有问题而否认新事物,而是应该解决问题
也不能因为老事物曾经立了 ...
(引用自56楼)

没人否认新鲜事物,光伏、风电、核电都不算是新鲜事物了,而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可以预期的未来,所谓新能源对资源的占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并没有比传统能源有优势,有些反而是被迫发展的。传统能源技术也在更新,在未来有技术突破后,有可能传统能源会淘汰目前这些所谓的新能源,谁走在前面还不一定呢。

出0入0汤圆

发表于 2022-8-31 1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地球上的 这些石油和天然气全部 烧了,产生的二氧化碳,想想都可怕。
不光是燃油车,包括天然气,迟早应该会推出历史的舞台。

出16170入6148汤圆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1:1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honghua_li 发表于 2022-8-31 10:52
如果 地球上的 这些石油和天然气全部 烧了,产生的二氧化碳,想想都可怕。
不光是燃油车,包括天然气,迟早 ...

(引用自58楼)

说得好像电池的生产和废弃不会污染环境。

出0入75汤圆

发表于 2022-8-31 1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zhonghua_li 发表于 2022-8-31 10:52
如果 地球上的 这些石油和天然气全部 烧了,产生的二氧化碳,想想都可怕。
不光是燃油车,包括天然气,迟早 ...
(引用自58楼)

把二氧化碳回收变成其他有用的东西,想想就不用可怕了。

出0入112汤圆

发表于 2022-9-5 11: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枯竭论是骗局?地球上的石油可用3000年”
https://xsj.qq.com/video?feed_ke ... TTBYNWMmdD0wJnU9GAA

出125入16汤圆

发表于 2022-9-6 11: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页 发表于 2022-8-30 09:29
这个跟政治无关,跟外交无关,全世界的生态气候承载能力有限,人类活动已经使得这个承载达到极限,目前的 ...
(引用自51楼)

记的看过资料,数百年前,全球气温一样高,也没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很可能这是借口,发达国家先发制人打压后发展的国家。

现在应该付出成本的应该是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历史上排放的多,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他们经过那个阶段后,来限制后来者。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9-7 12: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z007 发表于 2022-9-6 11:05
记的看过资料,数百年前,全球气温一样高,也没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很可能这是借口,发达国家先发制人打压 ...
(引用自62楼)

是,目前我们官方的说法也是这个,你们给我提要求,你们先降下来。

西方国家肯定是坏,这个都不用讨论,但是极端天气的事也的的确确是真实发生了。就看谁肯付出,谁更负责,谁不怕后果。

出0入37汤圆

发表于 2022-9-7 12: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Doding 发表于 2022-8-31 11:18
把二氧化碳回收变成其他有用的东西,想想就不用可怕了。
(引用自60楼)

热力学第二定理了解一下,热寂理论了解一下。

二氧化碳回收,需要更多的能量投入,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也会带来更多的碳排放。

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最佳方式就是多种树,二氧化碳加能量等于氧气加碳,只不过这个能量是太阳能,转化功率比较低。所谓碳中和就是指的每年消耗的碳等于植物转化的二氧化碳,这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不再增加了。
回帖提示: 反政府言论将被立即封锁ID 在按“提交”前,请自问一下:我这样表达会给举报吗,会给自己惹麻烦吗?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Mark、顶等没有意义的回复。不得大量使用大字体和彩色字。【本论坛不允许直接上传手机拍摄图片,浪费大家下载带宽和论坛服务器空间,请压缩后(图片小于1兆)才上传。压缩方法可以在微信里面发给自己(不要勾选“原图),然后下载,就能得到压缩后的图片】。另外,手机版只能上传图片,要上传附件需要切换到电脑版(不需要使用电脑,手机上切换到电脑版就行,页面底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mobbs.com 阿莫电子技术论坛 ( 粤ICP备2022115958号, 版权所有:东莞阿莫电子贸易商行 创办于2004年 (公安交互式论坛备案:44190002001997 ) )

GMT+8, 2024-3-29 15:51

© Since 2004 www.amobbs.com, 原www.ourdev.cn, 原www.ourav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