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ottom↓
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又见历史,猎鹰重型两枚助推器成功着陆

[复制链接]

出16370入6733汤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2 10:5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见历史,猎鹰重型两枚助推器成功着陆,分别是第150次和第151次轨道级回收。视频来自SpaceX。

微博:
https://video.h5.weibo.cn/1034:4831121423401097/4831121890351856




外面的视频很容易丢失,我下载下来并且上传到我们的百度网盘了: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5的分享
hi,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内容~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YQ1h5LLZuB1goNjnwwxHA 
提取码:5zdv
(1.08mb)

阿莫论坛20周年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爱护!!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现在想起来,还好我没有珍惜……

出0入0汤圆

2
发表于 2022-11-2 10:54: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航空事业,给外星人做核酸这业务不能让美帝抢了

出0入90汤圆

3
发表于 2022-11-2 12:00:5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只要把老美的作业抄袭好就很不错了。
火箭回收,如果在前些年,中国人提出来,肯定会被骂脑子有病,或者太难不现实。
但是老美就是能做出来。
咱们太急功近利了。

出280入168汤圆

4
发表于 2022-11-2 12:09:22 | 只看该作者
honami520 发表于 2022-11-2 12:00
其实我们只要把老美的作业抄袭好就很不错了。
火箭回收,如果在前些年,中国人提出来,肯定会被骂脑子有病 ...
(引用自3楼)

人家是为了节省成本才做的,你是为了啥?

出0入475汤圆

5
发表于 2022-11-2 12:35: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hunjiu 发表于 2022-11-2 12:09
人家是为了节省成本才做的,你是为了啥?
(引用自4楼)

如果不是为了节约,那就是为了让一大帮配套工厂倒闭:)

出0入0汤圆

6
发表于 2022-11-2 12:46:50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稳当了,落地都不抖下。

出0入663汤圆

7
发表于 2022-11-2 13:38: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第一次齐刷刷落地最震撼,后面都改成先后落地了。

这次是帮美国太空军发射多颗绝密的地球同步卫星,所以主助推器和二级助推器分离的画面都没有播放,防止泄漏卫星轨道信息。

出0入0汤圆

8
发表于 2022-11-2 13:54:4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又见历史是1942。。。

出590入1001汤圆

9
发表于 2022-11-2 14:58:11 | 只看该作者
gzhuli 发表于 2022-11-2 13:38
还是第一次齐刷刷落地最震撼,后面都改成先后落地了。

这次是帮美国太空军发射多颗绝密的地球同步卫星,所 ...
(引用自7楼)

中间的那个最大的火箭还没有回收吗?还是只回收了两个小的火箭?

出0入17汤圆

10
发表于 2022-11-2 15:05:51 | 只看该作者
SUPER_CRJ 发表于 2022-11-2 14:58
中间的那个最大的火箭还没有回收吗?还是只回收了两个小的火箭?
(引用自9楼)

三根一样大

出0入0汤圆

11
发表于 2022-11-2 15:07: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UPER_CRJ 发表于 2022-11-2 14:58
中间的那个最大的火箭还没有回收吗?还是只回收了两个小的火箭?
(引用自9楼)

中间的没装起落架,所以没打算回收。七楼的说了,估计是保密原因

出0入663汤圆

12
发表于 2022-11-2 15:11:08 | 只看该作者
SUPER_CRJ 发表于 2022-11-2 14:58
中间的那个最大的火箭还没有回收吗?还是只回收了两个小的火箭?
(引用自9楼)

没回收,地球同步轨道需要较大的载荷能力,中间那个烧完所有燃料废弃了。

出0入42汤圆

13
发表于 2022-11-2 15:16:56 | 只看该作者
chunjiu 发表于 2022-11-2 12:09
人家是为了节省成本才做的,你是为了啥?
(引用自4楼)

纳税人没有话语权,不然他们敢肆无忌惮的花?

出0入17汤圆

14
发表于 2022-11-2 21:4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gzhuli 发表于 2022-11-2 13:38
还是第一次齐刷刷落地最震撼,后面都改成先后落地了。

这次是帮美国太空军发射多颗绝密的地球同步卫星,所 ...

(引用自7楼)

好像主火箭没有回收,大神科普下为啥

出0入475汤圆

15
发表于 2022-11-2 21:5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ZKJ 发表于 2022-11-2 21:42
好像主火箭没有回收,大神科普下为啥
(引用自14楼)

本来路远拉的又多,载油量又有限,所以没法跑个来回,应该是主要原因,

出0入17汤圆

16
发表于 2022-11-2 21:5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看到上面的回复了

出0入0汤圆

17
发表于 2022-11-2 23:01:30 | 只看该作者
liyang121316 发表于 2022-11-2 15:16
纳税人没有话语权,不然他们敢肆无忌惮的花?
(引用自13楼)

咱多的是代表,有人代表你把钱花光了,你只需要努力工作就行了。

出0入663汤圆

18
发表于 2022-11-2 23:33:22 | 只看该作者
SpaceX明天又准备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了,这发射密度……

明天发射的是Airbus制造的欧洲通信卫星Hot Bird 13G,重4476千克,由Falcon 9 Block 5发射。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美国太空军的绝密卫星是个质量远超5吨的庞然大物,所以才需要用到Falcon Heavy(中间不回收的Falcon Heavy GTO发射能力是16吨),不知道是不是什么黑科技太空武器呢?

出700入127汤圆

19
发表于 2022-11-3 00:20:55 | 只看该作者
gzhuli 发表于 2022-11-2 23:33
SpaceX明天又准备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了,这发射密度……

明天发射的是Airbus制造的欧洲通信卫星Hot Bird ...
(引用自18楼)

会不会是新的“锁眼”系列卫星? 想不出什么卫星这么重了。

如果在同步轨道的新“锁眼”, 能达到之前低轨的分辨率,那进步也是相当大的。    同步就能盯定某一大片区域,意义重大, 这样用大导弹打航母是非常简单的事了。

出700入127汤圆

20
发表于 2022-11-3 00:42:00 | 只看该作者
在KH-11卫星发射时,它的轨道就已经上升到"太阳同步轨道",距离地面大约6000千米,。。。。。以后的"锁眼"卫星轨道高度是否还会持续增加呢?答案是肯定的,高度保密的KH-12"偶像"侦查卫星,在1990年首次发射的时候就已经被送入了"地球同步轨道"。该轨道距离地面36000千米左右,是KH-11轨道高度的6倍,此时卫星的最大优势是从外部看相对于地球是同步飞行的,而从地球上来看则是相对静止,一般在该轨道的通信卫星只需要2-3颗就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刚查了一下,“锁眼”系列早在90年就发射到同步轨道了,前两年刚发射新的上去。这次不会那么快
也许是新的“长曲棍球”系列被发射到同步轨道了

出700入127汤圆

21
发表于 2022-11-3 00:4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per-2020 于 2022-11-3 00:49 编辑

长曲棍球-1:发射于1988年12月2日,  我国前两年才发身射同类型的卫星上去,现科技基础比1988年好太多了,我们也才刚刚能搞出来。   美国领先太多了。

世界星载SAR发展7——Lacrosse (长曲棍球系列)(1988-2005,美国)
https://blog.csdn.net/smyounger/article/details/122776224

出0入663汤圆

22
发表于 2022-11-3 00:59:12 | 只看该作者
Aper-2020 发表于 2022-11-3 00:46
长曲棍球-1:发射于1988年12月2日,  我国前两年才发身射同类型的卫星上去,现科技基础比1988年好太多了, ...
(引用自21楼)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决定了这种卫星不可能放地球同步轨道,必须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才能扫啊。

出0入475汤圆

23
发表于 2022-11-3 07:45: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卫星动的是ISAR,卫星不动的就是真的SAR?

出700入127汤圆

24
发表于 2022-11-3 23:02:50 | 只看该作者
gzhuli 发表于 2022-11-3 00:59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决定了这种卫星不可能放地球同步轨道,必须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才能扫啊。 ...
(引用自22楼)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想到航母速度这么慢,都能用相控阵雷达, 那么卫星在同步轨道附近以很低的速度前后运动,不就有相对速度了吗。
   在同步轨道附近,监视范围很大,以航母那么快的相对速度运动,一天的时间目标都跑不出监视范围,如目标将要出监视范围,又反向慢速移动(当然有轨道高度的小变化),对目标一直保持监控。卫星速度的改变量不大,需要保持一直监控时一两天才变一次,燃料消耗应该可以接受。

出0入663汤圆

25
发表于 2022-11-3 23:34:19 | 只看该作者
Aper-2020 发表于 2022-11-3 23:02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想到航母速度这么慢,都能用相控阵雷达, 那么卫星在同步轨道附近以很低的速度 ...
(引用自24楼)

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是两码事呀。
回帖提示: 反政府言论将被立即封锁ID 在按“提交”前,请自问一下:我这样表达会给举报吗,会给自己惹麻烦吗?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Mark、顶等没有意义的回复。不得大量使用大字体和彩色字。【本论坛不允许直接上传手机拍摄图片,浪费大家下载带宽和论坛服务器空间,请压缩后(图片小于1兆)才上传。压缩方法可以在微信里面发给自己(不要勾选“原图),然后下载,就能得到压缩后的图片】。另外,手机版只能上传图片,要上传附件需要切换到电脑版(不需要使用电脑,手机上切换到电脑版就行,页面底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mobbs.com 阿莫电子技术论坛 ( 粤ICP备2022115958号, 版权所有:东莞阿莫电子贸易商行 创办于2004年 (公安交互式论坛备案:44190002001997 ) )

GMT+8, 2024-6-10 12:37

© Since 2004 www.amobbs.com, 原www.ourdev.cn, 原www.ourav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